[实用新型]含有甲壳素纤维的自动清洁舒爽性卫生巾及护垫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726.3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1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成亚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L1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4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甲壳素 纤维 自动 清洁 舒爽 卫生巾 护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及日常用品的卫生巾,广泛意义上称为护垫。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甲壳素纤维的自动清洁舒爽性卫生巾及护垫。
背景技术
卫生巾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市场流行以来,以使用方便实用等优点,迅速被女性接受。我国将有14亿人口,近4亿多人口处在使用卫生巾的年龄段,每年国内卫生巾的销售额约300亿元,国外销售额约100多亿元,并不断地增加,巨大的消费市场引起生产厂商的激烈竞争。但是,卫生巾的卫生清洁及使用安全问题存在着许多隐患,卫生巾不卫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原因之一,卫生巾从生产到消费的多个环节,如果随时抽检都可发现卫生巾上携带不同程度的,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虽然我国已有严格的强制控制标准,规定了卫生巾生产环境和产品卫生质量标准,但在包装到消费的过程中,还含有少量的有害微生物,这些有害微生物利用卫生巾中材料的营养物、水份、有机物质仍然可以生存及复制。这是卫生巾在使用前造成的第一次污染。二次污染发生在使用过程中,新打开包装的卫生巾,假如是干净的,一旦开始使用,就会被使用者本身携带的有害微生物所污染,在这营养丰富、温度、湿度适宜微生物生长复制的温床上,细菌会在短时间内繁殖上亿个。按卫生巾使用时间为2个小时时间计算,就可繁殖6代,数量可达0.17万亿亿个(微生物24小时可繁殖72代,数量可达4万亿亿个)。特别是流入卫生巾上带有细菌的经血又增加了卫生巾上的细菌数量。大量的细菌又能反回到人体内,这就造成了二次污染,在经期女性本来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低潮,抵抗能力较平时柔弱,有更多生病机会。另外,现有的卫生巾透气性不好,携带者感到潮湿、闷热、没有干爽清新的感受。以上是现有卫生巾存在的三点不足之处。上述不足同样类推于广义上的护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清洁舒爽功能、成本底但作用效果明显的卫生巾及护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有甲壳素纤维的自动清洁舒爽性卫生巾及护垫,为层状结构,从上至下由八层组成,依次为:网面层、芯片层、吸水层、防水膜层、吸水层、防漏护围层、PE透气膜和胶粘剂层;所述各层片通过热熔胶粘合固联为一体。
所述的芯片层为高密度、高倍吸水的无纺材料,该无纺材料可以是卫生纸、无纺布或膨化棉;芯片层的成分中含有甲壳素纤维;所述的芯片层居中设置,在宽度上至少小于其它层片的宽度约2.8cm。
所述的网面层,为柔软舒适的漏斗型打孔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芯片功能层在采用远红外、负离子纳米粉体材料的同时,添加入甲壳素高分子粉体,并且是带有正电荷的粉体材料,具有吸引带负电荷的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和吸附卫生巾及护垫上的异腥臭味的功能。它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使神经端得到清爽的感觉,使人的精神感到清凉舒适。当使用卫生巾及护垫时不会感到潮湿闷热,不但具有清凉舒适的效果,还具有透气透水性好,快速吸收经血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面层,2、芯片层,3、吸水层,4、防水膜层,5、吸水层,6、防漏护围层,7、PE透气膜,8、胶粘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卫生巾及护垫为层状结构,由网面层1、芯片层2、吸水层3、防水膜层4、吸水层5、防漏护围层6、PE透气膜7和胶粘剂层8构成。
网面层1:柔软舒适的漏斗型打孔无纺布,能够快速渗透并防止反渗,采用普通产品材料:化纤表层或粗糙的柔棉表层。
芯片功能层2:即自动清洁层,由远红外、负离子、甲壳素等复合能量构成的芯片,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
吸水层3、吸水层5:采用严格消毒的优质进口彭化纸包裹锁水因子,可吸收经血及其他杂质。
防水膜层4:采用日本进口优质高分子锁水因子,具有保健、环保、不膨胀的特点,完全符合人体PH值的要求,有很好的免疫功能。
防漏护围层6:采用意大利技术立体外翻防侧漏护围。
PE透气膜7:称为会呼吸的PE透气膜,透气不透水。
胶粘剂层8:食品级粘胶底膜,无任何副作用,三根胶条相间加强底膜的透气性。
以上各层组成自动清洁舒爽性功能卫生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成亚,未经王成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