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变速控制装置的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804.X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虹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汐止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控制 装置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干燥机,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以依据物料负载状况或物料干湿程度作速度调整的具变速控制装置的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是化工产业中非常重要的单元程序,是一个质量和热量传送同时操作的程序。对于化工物料而言,把物料干燥可减少其含水量,也就减少它的重量,减少它的运费,对于塑胶原料而言,若原料含水量太多,成型时可能会产生气泡,影响产品品质。因此干燥步骤对于高分子制程而言非常重要。
物料干燥方法一般区分为以上三种:
1·机械去湿:
利用挤压,过滤等方法把物料中水份去除
2·吸附去湿:
用CaCl2、硅胶、浓硫酸等与物料放入同一容器内,藉CaCl2、硅胶、浓硫酸等吸附物料周遭的水份
3·供热干燥:
向物料供热以气化其中水份,供热方式有:
a.传导供热:传导供热干燥利用率高,但物料受热不均,受热面可能过热而变质。
b.对流供热:干燥介质和物料间有对流流动,物料在流动中互相碰撞、松散、传热。
c.辐射供热:
辐射供热干燥把辐射照射在物料表面上产生热能气化水份,工业上使用的辐射来源有:
1.电能-使用发射红外线的灯泡
2.热能-用热金属皮或陶瓷辐射板产生红外线,例如白色陶瓷辐射板加热到400~500℃产生大量红外线辐射供热干燥强度比热传和对流都大很多,但耗能也很大
d.介电(微波)供热:
微波供热干燥是利用高频电波交变作用下物料被加热除湿,高频电场在300MHz以下属于高频加热;300~300000为超高频或微波加热,工业上使用的微波加热频率为915MHz和2450MHz。介电加热干燥时水份分布和温度分布方向一致,水份容易去除,而其他干燥水份分布和温度分布相反。使用此法干燥的好处在于:
1.可精确控制物料水份含量:
介电可以使物料温度均匀,因此控制温度比较精确,而连带物料水份的控制也可以非常精确。
2.可防止表面龟裂:
使用热风干燥使物料表面干燥速度比内部高,因此有可能产生内部和表面不一样的应力使表面龟裂,而使用微波等介电干燥物料可以使物料温度均匀,因此可避免因干燥速率不均而产生的应力。
3.能源使用效率高:
由于使用介电加热物料不需要使用高热传导系统的容器以使能量传导到物料上,也同时减少了高热传导系统容器的热散失。
4.需要空间比较少:
由于使用微波或其他电磁波直接照射到物料上,不需要空气对流的空间,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空间。
e.减压干燥:
工业上普遍使用常压干燥,而减压干燥可减少物料受热,用于对热敏感的物料,减压干燥所使用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水份的沸点和其周边气压有关,如果气压很高,则沸点也会很高;如果气压很低,水份的沸点也很低,因此可以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程序。减压干燥可以在低温或高温(包括常温)下进行。
物料干燥后的干湿程度是影响后续物料相关工程的品质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何让有效控制物料的干湿程度将是重要的课题。
有鉴于传统物干燥机供热结构仍存在有不完善之处,经创作人多年不断的研究开发,终于研发出此种可以可以控制物料的干湿度至一指定的干湿度范围的具变速控制装置的干燥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变速控制装置的干燥机,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其可以控制物料的干湿度至一指定的干湿度范围,并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变速控制装置的干燥机,其主体为一至多个用于置放物料的圆桶,圆筒中心内设置有旋转轴,于旋转轴上设置有一至多个用于推动物料使物料前进或同时搅拌的回转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连接有一用以控制旋转轴转速的变速控制装置。
其中,旋转轴直接或通过链条或变速齿轮间接连接有用以推动其旋转的直流马达或交流马达。
其中,该干燥机具有一物料负载感测装置。
其中,该物料负载感测装置与变速控制装置相连接。
其中,该干燥机具有一物料干湿度感测装置。
其中,该物料干湿度感测装置与变速控制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除可以作为物料推动的过载保护外,亦可以控制物料的干湿度至一指定的干湿度范围。
为了能让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请参阅以下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虹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凯虹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汽车涂装工艺的桥式烘干炉
- 下一篇:双色激光扫描式医用静脉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