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810.5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侦;施进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国侦;施进旺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阀门 中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专用零件,具体提供一种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控制阀用球塞结构,一般是采用实心球塞体,其直接铸造加工制成,这种球塞结构虽然加工简单,但由于为实心结构,其所耗材质较多,从而导致成本的提高。
另有一种结构的球塞,其是将一圆形管材以冲压方式,直接冲制成一个两侧具有圆形开孔的球壳体,而在球壳体上直接冲制出供阀杆卡制的置合槽,接着用一个外径相当于开孔口径且长度相等于球塞流道长度的圆形中空管,焊接固定于球壳体两侧的圆形开口间,再经过圆度矫正及表面磨光修整处理后,制成一种内部中空的球塞构造,这种结构的球塞会因球壳体为薄面而鼓张,因无支撑点,亦容易受压或受转动磨擦而凹陷,而产生变形的问题,导致球阀的球塞圆度丧失,从而造成阀门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久的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套设于内层外围,所述外层上、下开有圆通孔,垂直于所述圆开孔的侧壁上开有两个贯通孔,所述内层设置有贯通孔,且内层上方连接有固定块。
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留有间隙空间。
所述固定块上方设置有置合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结构,其中球塞由内外双层以脱腊脱模工艺完成,内层为一圆直筒形,而外层为一球形,由内层的圆直筒形两端开口延接后呈包覆形状,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一中空的间隙空间,球形外层对应于圆直筒形的内层两开口成垂直关系,即圆直筒形内层的筒径上端开有两对称的圆开口,其中一圆开口与圆直筒型的内层设有一加强的连结点,并延伸由大渐小的缩小连接点至另端对称的圆开口处,以此增加内层圆直筒与外层球形层的连结性,而达到外层球形层的强度功效,进而得到质轻、使用强度佳及制造成本低的中空球塞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外层球形层处的厚度较厚,即外层球形层的控制面中心较厚,而由中心各往外向渐为缩小厚度,所以在中心厚度及两端较薄厚度与内层圆直筒处的增加强度,当可使外层控制面在应力加强下,使其承受压力及负载强度增加,解决外层控制面变形凹陷的问题,进而得到提高使用寿命性的功效。
因球塞中空质轻的结构,所以球塞在控制转动于阀体内时,能够轻松作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附图1、2所示,一种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包括圆筒形内层1和球形外层2,外层2套设于内层1外围,所述外层2上、下开有圆通孔3,垂直于所述圆开孔3的侧壁上开有两个贯通孔4,所述内层1设置有贯通孔5,且内层1上方连接有固定块6。
所述内层1与外层2之间留有间隙空间7。
所述固定块6上方设置有置合槽8。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门用中空球塞在使用时,将阀门手柄连接在置合槽内即可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国侦;施进旺,未经魏国侦;施进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