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质度背光模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204.5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智;张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质度 背光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质度背光模块结构,尤指一种可使入射光源均匀扩散反射,并经由均光补强及放大光源作用后,达到消除光源亮暗不均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点光源背光模块,请配合参阅图1、2所示,其主要由一光源罩10、一发光二极管11、一反射板12、一导光板13、一第一扩散板14、一第一集光板15、一第二集光板16、一第二扩散板17所构成,藉由该点光源背光模块提供液晶显示器所需的光源,然,此种点光源背光模块,往往因其发光二极管11的光源,无法全然均匀地入射至导光板13,导致正对应发光二极管11的导光板13区域,与非正对应发光二极管11的导光板13区域,因受光强弱程度不同而形成亮区131及暗区132的问题,进而造成自导光板13输出的光源分布不均,而直接影响第一扩散板14、第一集光板15、第二集光板16及第二扩散板17等片材的均光及放大光源的正确性,致使液晶显示器于显示时,皆会发生亮暗不均的问题;
因此,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习用所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进而研发此一种高质度背光模块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入射光源均匀扩散反射,并经由均光补强及放大光源作用后,达到消除光源亮暗不均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高质度背光模块结构的技术方案为:包含:一导光板;一光源装置,其设于导光板一侧;一扩均光部,其置设于该导光板上方;一反射板,其置设于该导光板下方;一光源罩,其设于该光源装置一侧;其重点在于:该导光板的一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部或凸部,该凹部或凸部与一个以上的光源装置相互对应,且该凹部或凸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面或凸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藉由该凹面或凸面而可使入射的光源均匀扩散于导光板内,并透过扩均光部将自导光板射出的光源,予以均光补强及放大光源后,而可消除光源亮暗不均的问题,及使显示器亮度显示效果更为均匀圆融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点光源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一般点光源背光模块的光源入射导光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与光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入射导光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与光源装置的另一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
【图号说明】
10..光源罩 11..发光二极管
12..反射板 13..导光板
131.亮区 132.暗区
14..第一扩散板 15..第一集光板
16..第二集光板 17..第二扩散板
21.导光板 211.端面
212.凹部 213.凹面
214.凸部 215.凸面
22..光源装置 23..扩均光部
23 1.扩散片 232.棱镜片
24..反射板 25..光源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质度背光模块结构,包含:
一导光板21,其于该导光板21的一端面211,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部212,其中,该凹部212与一个以上的光源装置22相互对应,且该凹部212与凹部212的间距周期,及内凹深度可依所搭配的光源装置22予以调整改变,又该凹部212设有一个以上的凹面213,藉由该凹面213而可使入射的光源均匀扩散于导光板21内(请参阅图5所示),进而达到消除习用所产生的亮区及暗区的问题;另外,亦可于导光板21的一端面211,设有一个以上的凸部214,该凸部214同样设有一个以上的凸面215,如图8所示,亦可达到相同的功效。
一光源装置22,其设于该导光板21一侧,该光源装置22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并藉由该发光二极管发出液晶显示器所需的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燃气控制阀
- 下一篇:高密度数据存储机箱及其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