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头导线焊接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532.5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1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同茂(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0 | 分类号: | H01R13/00;H01R13/46;H01R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100076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头 导线 焊接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定位装置,具体是用于连接数据传输电缆与端子的多头导线焊接定位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上经常配置有一些标准接口,通过端子连线与其它装置连接,端子连线由可与标准接口对接的端子和数据传输电缆组成,当标准接口有多个接头时,加工端子连线时就需要将数据传输电缆的相应多根的导线与端子的引脚连接,例如在加工用于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的HDMI端子连线时,参见图1、2,需要将数据电缆(1)的19根导线(2)与端子(3)的引脚(4)焊接连接,这种端子引脚与引脚之间的距离很近,只有0.5mm,所以焊接起来很困难,一般熟练工一小时只能焊接5个端子,工作效率很低,而且不易保证质量。参见图3,现有技术中有在端子引脚处设置一个扩展块(5),在扩展块上设有扩展拉大距离的引脚(4a),扩大拉开距离的引脚(4a)与端子引脚(4)对接后引出,再与电缆导线焊接连接,这样虽然可以降低一些焊接难度,但由于扩展距离不能过大(否则影响数据传输效果),所以焊接起来还是较困难,而且由于增加了焊点,加大了信号传输损耗,会影响数字传输图像的清晰度,而且扩展引脚是一种印刷线路板结构,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头导线焊接定位器,在将多根导线与端子引脚焊接时,采用这种定位器可以大大减轻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端子连线焊接部位的加工质量。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4、5):本实用新型设有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定位板(7),定位板上设有纵向贯通、并排排列的定位槽(10),定位板中部设有凸起的穿线体(9),穿线体底部设有分别与各对应定位槽连通的纵向穿线孔(8),穿线体上端面开有底部与各穿线孔连通的固定铆压槽(6)。
进一步方案是:位于穿线孔出线口一侧的定位板(7a)为可沿该侧穿线体底部向下弯折或弯曲的可弯折体(参见图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电缆的多根导线并排排列,分别穿过本定位器的穿线孔,并嵌在定位槽内,将楔块塞入穿线体上端面的固定铆压槽(6),用铆压机向下铆紧楔块,将导线固定在定位槽内;再将端子的引脚与出线口一侧定位板的定位槽对接,用多头热焊机或点焊机将每个定位槽内重叠的导线与引脚焊接连接;最后通过注塑将端子与电缆的连接部位包覆一层绝缘加固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出线口一侧的定位板(7a)为可沿该侧穿线体底部向下弯折,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先将带包皮的导线穿过穿线体,通过铆压与定位槽相对固定后,将出线口一侧的定位板(7a)向下弯折,使其与导线前端部分分离,再将导线前端的包皮剥掉,露出导线体,然后将出线口一侧的定位板(7a)复位,使导线前端部分分别嵌入对应的定位槽内;也就是说这种结构可以将带包皮的导线穿过穿线孔固定后再进行剥皮操作。
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多根导线与端子引脚的焊接时,可起到对导线的定位作用,并可实现机械化多点同时焊接,从而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焊接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多头导线与端子焊接部位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具有多头导线的电缆与端子连接前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电缆多头导线与端子引脚焊接连接示意图
图3、现有技术中设置引脚扩展块5的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图4实施例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6、图4实施例出线口一侧定位板7a弯折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焊接两排端子引脚时将上下两块本实用新型定位器叠摞使用示意图
图8-1至图8-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方法示意图
1-数据电缆 2-导线 3-端子 4-引脚 5-扩展块 6-固定铆压槽7-定位板 8-穿线孔 9-穿线体 10-定位槽 11-定位销 12-扣盖13-热焊刀 14-定位孔
L1、L2-多头导线焊接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案
本例定位器是用于加工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的HDMI端子连线的,这种端子连接的数据传输电缆有19根导线,其中有4根裸线,其它是带包皮的导线,分两排与端子的两排引脚焊接连接(参见图1)。
本例定位器为塑胶材质,一体化注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同茂(北京)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大陆同茂(北京)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助多碱红外光电阴极
- 下一篇:一种生化和剧毒物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