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体印痕样本采集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812.6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胡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晋;胡书良 |
主分类号: | G01N1/00 | 分类号: | G01N1/00;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印痕 样本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体印痕样本采集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不干胶和透明保护膜制作的物体印痕样本采集片。主要用于案/事件调查过程中采集犯罪嫌疑人穿用的鞋子和使用的车辆轮胎等嫌疑物体的印痕样本。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有油墨捺印法和无碳复写技术。其中油墨捺印法需要在被采集物体上涂敷一层油墨,对被采集物体既是一种污染,操作也极为不方便;而无碳复写技术价格昂贵,采集效果差,容易忽略物体的细节特征,不能反映物体的特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物体印痕样本采集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采集物体印痕样本时,细节特征反映不明显,容易污染被采集物体,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透明保护膜、防粘层、衬底层和不干胶层,保护膜和防粘层分别连接在衬底层的两端,不干胶层附着在所述的衬底层的一侧,所述的防粘层弯折覆盖在该不干胶层的表面,所述的保护膜弯折覆盖在该防粘层的外侧。
所述的衬底层采用塑料、纸或者其他材料制成并与所述的保护膜和防粘层相互粘接连接;所述的不干胶层采用亚光不干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会污染被采集物体,细节特征反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下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或关闭)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膜3、防粘层2、衬底层1和不干胶层4,保护膜3和防粘层2分别连接在衬底层1的两端,不干胶层4附着在所述的衬底层1的内侧,所述的防粘层2弯折覆盖在该不干胶层4的上面,所述的保护膜3弯折覆盖在该防粘层2的外面。
所述的保护膜3采用透明薄膜(或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衬底层1可采用塑料、纸或者其他材料制成,其两端的弯折边11与所述的保护膜3和防粘层2的连接边相互粘接;所述的不干胶层4采用亚光不干胶。
所述的不干胶层4用作物体印迹的背景和载体,粘取被采集物体上的灰尘等物质;防粘层2在运输过程中和产品使用之前保护不干胶层4,防止不干胶层4受到污染。防粘层2采用常规的涂敷有防粘材料的防粘纸,便于揭开;透明保护膜3用于保护采集的物体印痕,具有较好的透明效果,以防在拍照时影响图像质量。在其边棱线上设有刻度5,以便于拍照记录、制作原物大照片和测量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
在常见的与地面接触的物体上会粘附有灰尘等微小物质颗粒,将这些颗粒转移到具有背景的载体上时,载体的背景与颗粒之间的反差会反映出接触物体的接触面形状,这种接触面形状与物体与地面接触时形成的印痕具有一定相似性,都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因此就具有比较和鉴定的价值。
使用时首先将透明保护膜3打开,然后将防粘层2揭开,让嫌疑物体在不干胶层4上压过,不干胶层4上会留下物体的印痕,最后将透明保护膜3粘附在不干胶层4,防止物体的印痕受到破坏,并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对应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晋;胡书良,未经刘晋;胡书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