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壳体的传送轨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850.1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9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刘学胜;鄢歆;刘腾;张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11/00 | 分类号: | B65G11/00;B65G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壳体 传送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形壳体的传送轨道,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端面大小不同的圆锥壳由于两端半径的不同,在水平或倾斜平面上传输时,由于角速度相同而半径不同,故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角度相同而运动的路程不同,则其运动方向必将向半径小的方向偏移,传输路径是非直线运动从而给类似物体的传输带来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锥形壳体的传送轨道,保证端面大小不同的锥形壳体直线传输,而且传输速度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有下波纹板18、上波纹板19、左挡板15、右挡板16,下波纹板18、上波纹板19、左挡板15、右挡板16围成一传送通道,该通道的宽度为L=(1+x)d(0.1≤x≤0.3),其中d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长度;该通道的两端分别为入料口9和出料口10,该通道与水平方向有一倾角17为arctgL1/L2;其中L1为入料口9和出料口10之间的竖直距离,L2为入料口9和出料口10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下波纹板18、上波纹板19的面向传送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圆弧形波纹,下波纹板18上的圆弧形波纹以上波纹板19上对应的圆弧形波纹的顶点为圆心,以l为半径;上波纹板19上的圆弧形波纹以下波纹板18上对应的圆弧顶点为圆心,以l为半径,下波纹板上边缘线2与上波纹板下边缘线3之间的距离为/2l,其中: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最大端面的直径D加上空间余量xD1(0.1≤x≤0.3),即l=(1+x)D1。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制作方法如下:
1)根据待传输锥形壳体的传输通道的起点和终点确定入料口和出料口两端之间的竖直距离L1和水平距离L2,确定波纹板的倾角17为arctgL1/L2。
2)以倾角17做相互平行的下波纹板下边缘线1和下波纹板上边缘线2,二者之间的垂直距离>(1-/2)l,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最大端面的直径D1加上空间余量xD1(0.1≤x≤0.3),在下波纹板上边缘线2上,确定离入料口9距离为l的下波纹板第一顶点5,沿传送方向并离下波纹板第一顶点5的距离为/l处,确定为下波纹板第二顶点6。
3)做相互平行的上波纹板下边缘线3和上波纹板上边缘线4,二者之间的距离>(1-/2)l,上波纹板下边缘线3与下波纹板上边缘线2平行,上波纹板下边缘线3与下波纹板上边缘线2的垂直距离为/2l,以下波纹板第一顶点5为圆心,l为半径画圆弧,该圆弧与上波纹板下边缘线3交于两点,这两点分别为上波纹板第一顶点7和上波纹板第二顶点8;用同样的方法以上波纹板第二顶点8为圆心、l为半径画圆弧交下波纹板上边缘线2于两点,这两点分别为下波纹板第一顶点5和下波纹板第二顶点6,再以顶点6为圆心画弧,依次做圆弧到出料口10,即得到上下波纹板的传输曲面。
4)根据待传输锥形壳体的长度d确定波纹板的宽度为L=(1+x)d(0.1≤x≤0.3)。
5)在上、下波纹板的侧面分别打有螺纹孔,左挡板15和右挡板16通过螺纹孔与上、下波纹板固定连接。
锥形壳在波纹板中传输时,在上下波纹板上滚动,发生偏移,但同时又与上下波纹板发生碰撞,调节了锥形壳在空间的位置,使锥形壳始终沿着波纹板曲面传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锥形壳沿直线传播的碰撞、堵塞问题,传输效率高且方便易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传输轨道波纹板的剖视图
图2传输轨道波纹板的立体图
图中:1、下波纹板下边缘线,2、下波纹板上边缘线,3、上波纹板下边缘线,4、上波纹板上边缘线,5、下波纹第一顶点,6、下波纹板第二顶点,7、上波纹板第一顶点,8、上波纹板第二顶点,9、入料口,10、出料口,11、下波纹板第一螺孔,12、上波纹板第一螺孔,13、下波纹板第二螺孔,14、上波纹板第二螺孔,15、左挡板,16、右挡板,17、波纹板与水平面夹角,18、下波纹板,19、上波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待传送壳体的最大端面的直径D1为20mm,另一端面的直径D2为15mm,两个端面的距离d为45mm,锥形壳体为不锈钢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洁牙棒
- 下一篇:盘带绣电脑绣花机打环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