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固件防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887.4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臣;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1/00 | 分类号: | F16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防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露天设备特别是输油气泵站露天紧固件防锈蚀的紧固件防腐结构。涉及金属材料的一般防蚀或防锈和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露天设备特别是输油气泵站露天设备大量采用的紧固件,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因维检修设备,需要经常对紧固件进行拆卸。但置于室外的紧固件,或因露天的环境存在锈蚀,或为防锈蚀而刷了漆,这都会造成很难拆卸的问题。结果是不仅给维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费力、费时,甚至久之还会造成紧固件的损坏,同时也影响美观,不便于标准化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露天设备特别是输油气泵站露天紧固件防锈蚀简便、可靠、有效的紧固件防腐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将紧固件外露部分涂一层黄油,外套防腐帽,并在防腐帽与设备的紧固件周围接缝处由黄油填封。
具体是在干净的紧固件外露部分先加一层黄油,再外套一个把紧固件外露部分盖封的防腐帽。
为了盖封的好,防腐帽可带环形帽沿,帽沿与帽的连接角度和紧固件与设备表面的角度相等,帽沿的大小不限,但也不能小于1mm,以略大一点为好;也可在防腐帽与设备的紧固件周围接缝处加黄油盖封;也在防腐帽的帽沿与设备紧固件周围接贴处之间加一层黄油。
其中防腐帽的内、外形状是与紧固件外露部分形状相同或相近、周围的沿与紧固件周围的设备相贴的礼帽形,或多个这样的礼帽形防腐帽由一共同的帽沿连为一体;帽子的外形可为与紧固件外露部分形状相同或相近的各种形状,如与紧固件外露部分形状相同,则帽子的内轮廓尺寸要略大于紧固件外露部分的外轮廓尺寸;防腐帽的材质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有机材料。
防腐帽的色彩可多种,以符合管理的需要。
这种防腐帽,根据紧固件外露部分的大小和形状,制成模具,再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有机材料制作成各种大小和颜色的防腐帽,把紧固件外露部分擦拭干净,用砂轮机进行除锈,涂上黄油,并套上制作好的防腐帽,再在防腐帽沿与紧固件周围的设备相贴处用黄油填封。
实践证明这种防腐帽,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重复使用,实际应用中,在进行设备检修、喷漆时,可以根据现场管理的具体需要,取下防腐帽;在作业完成后,重新套上防腐帽,使防腐帽不仅得到重复使用,而且节省人力、物力、简便易行;
2、整齐美观,易于标准化管理,由于制作材料里外都是同种颜色,不易退色,防腐效果好,很少进行维护,并且使设备现场更加美观、整洁;另外,由于这种防腐帽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固定的形状,螺栓看起来整齐划一,符合生产中标准化管理的特定要求;
3、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安装完成后,在维修设备前,不用喷螺栓松动液,不用反复对设备进行防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工艺场站的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图1紧固件防腐结构正视图
图2紧固件防腐结构侧视图
图3紧固件防腐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本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例是在中沧线德州站的一实验结构,具体是对阀门连接六角螺栓M20mm采取的防腐结构。按照M20mm螺栓外露部分的形状,用聚乙烯制作防腐帽,防腐帽的内轮廓尺寸为:帽高(对应螺栓头部高度)13mm,对边宽度30mm,对角宽度34mm,帽沿为Φ40mm的圆环,帽沿与帽的角度为90°,整个防腐帽的厚度为1mm。
把六角螺栓外露的螺帽擦拭干净,用砂轮机进行除锈,在螺帽外和法兰上穿六角螺栓孔的周围(孔外直径50mm的范围内)涂上黄油,套上制作好的防腐帽,再在防腐帽沿与六角螺栓周围的阀门相贴处边沿用黄油填封。
按这种结构处理的几百个阀门连接六角螺栓,经过长达两年的风吹雨打、酷暑严寒的考验,无一锈蚀,拆卸方便,不用喷螺栓松动液,并且使工艺场站更加美观、整洁;不用反复对设备进行防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艺场站的管理水平;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防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