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油气生产储油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955.7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英;侯金林;孙福街;陈荣旗;邱里;范模;崔玉军;李志军;王建丰;刘伟;王文祥;张琦;黄冬云;于春洁;杜佳;张丽娜;胡章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B65D88/02;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2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油气 生产 储油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油气处理平台,特别是关于一种集生产、动力和储油为一体的海上油气生产储油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资源消费的大幅度增加,国家能源战略受到很大挑战,经济有效地快速开发我国近海石油资源已备受关注。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除继续进行大中型油气田开发之外,也在积极进行近海边际油田的开发。我国渤海与南海涠州湾蕴藏着大量尚未开发的中小油藏资源,然而,如果这些油田继续按照以往大型油气田开发方式进行开采,继续采用常规的开发设施,必然会投入相当大的成本,甚至会造成多数中小油田无法收回成本。因此,研究设施简易且投资省的海上生产与储油装置已迫在眉睫,尤其是期待专门用于油气处理、动力与储油合一平台的面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集生产、动力与储油功能为一体的海上油气生产储油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油气生产储油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导管架,在所述导管架上至少设置有上、中、下三层甲板,所述下层甲板与海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米,所述下层甲板上设置有一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外形呈四方体,其内设置有1~4个储油室,所述储油罐设置有常规加热设备和惰性气体保护设备,所述储油罐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材料,所述储油罐的罐顶距所述中层甲板底面的距离不低于3米;所述中层甲板上设置有非安全的常规海上油气处理设施;所述上层甲板设置有较安全的电站、热站、吊车及公用设施。
所述导管架为六腿和八腿中的一种钢管式空间桁架结构,所述导管架的材料为钢材,每个所述导管架腿中具有可插设入海底70~80米的钢桩。
所述加热设备设置在所述储油罐内。
所述加热设备也可设置在所述储油罐外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是集成油气生产、动力与储油为一体的综合性油气生产平台,由于它将常规生产平台、动力平台与储油平台合并为一整体,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平台的有效面积,方便加工制造,大大提高了作业与维护效率,建造成本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2、本实用新型的四方体储油罐与四方体导管架相匹配,平台有效面积得到最大程度利用,同时四方体储油罐均为平面板材加工,制造以及分隔成多个储油室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水深小于40 m的海上中小型油田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甲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层甲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甲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导管架1,导管架1为六腿或八腿的钢管式空间桁架结构,钢管式空间导管架1可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及平台重量与环境力不同而设计腿数量。导管架1腿中用钢桩连接于海底2,钢桩打入海底约70米至80米深,使导管架1固定于海底2,用于支撑上部各层甲板的重量,并可抵抗环境力和地震力等荷载。在导管架1之上设置多层甲板结构,用于布置海上油田生产的各种设备,甲板层数视设备数量而定,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层甲板3、中层甲板4和下层甲板5。一般情况下将重量较重的储油罐6布置在下层甲板5之上,将较危险的油气处理设备布置于中层甲板4上,而将相对安全的电站、热站及公用设施布置于上层甲板3上。各层甲板面积可相同,也可不同;各层甲板间距应以满足相应设备高度为原则,为防止波浪打到,下层甲板5应与海面9保持一定距离,常规距离为10米以上。
如图2所示,储油罐6外型为截面呈正方形或矩形的四方体,材料为优选钢材,储油罐6内设一个或多个原油储油室,用于储存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原油,本实用新型储油罐6内设置了1~4各储油室,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储油室7、8(如图3所示)。储油罐6放置于平台的下层甲板5上,储油罐6的罐顶距中层甲板4底面的距离为3米或大于3米,储油罐6的外表面用保温材料包裹,储油罐6内设置有常规盘管等加热设备,也可以在储油罐6外部设加加热设备,在储油罐6内部设置有常规惰性气体保护设备等。当储油罐6装载原油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穿梭油轮外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亮度汽车大灯的安全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健身按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