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993.2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臣 |
主分类号: | E21B6/02 | 分类号: | E21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255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冲击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具,尤指一种钻探用的液压冲击回转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现有的工程勘察钻机、桩基施工钻机钻进碎石层、含漂石地层和硬岩层效率低且用途单一,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率、多用途、适应性强的钻机。
现有的钻探用钻具有利用液动冲击器带动钻探的,利用液动冲击器的钻具主要由冲洗液带动冲击回转钻进,但是这种钻具的单击冲击功小,对于碎石土、粉质粘土含漂石及硬岩层钻进效率不高,不能更好冲击破碎岩土体,而且对冲洗液也有一定的要求。
还有一种是气动潜孔锤钻探,此种钻具其工艺不能应用到工程勘察取芯钻进,相对液压冲击器单击冲击功小不宜开发大直径钻机(潜孔锤工作压气一般不超过2MPa,液压冲击器工作压力一般可超过10MPa),对钻探作业有一定限定,而且压气排出的钻粉使操作环境中含大量粉尘,影响操作者健康,不符合人性化设计要求。
目前大部分钻机有使用钢绳冲击的,此种钻机施工效率低而且噪音大,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可以提高钻探功效、适应性强且提供操作者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包括中空的油路水接头、油路主动钻杆、油路动钻杆、液压冲击器、岩芯管和钻头以及油管,油路水接头、油路主动钻杆、油路动钻杆、液压冲击器、岩芯管及钻头依次为丝扣连接,油路水接头、油路主动钻杆、油路动钻杆、液压冲击器上分别设有放置油管的相互对应的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的液压冲击器包括缸体、冲锤、铁砧、压力控制阀、主阀、蓄能器、逆止阀及快速接头,缸体设有供冲锤可上下活动的冲锤空腔及放置铁砧的铁砧空腔,且冲锤空腔与铁砧空腔相贯通,铁砧位于冲锤下部,且铁砧与丝扣接头设为一体,缸体上部空腔内设有蓄能器,该空腔与其下面放置主阀的主阀腔相连通,主阀腔与回油油路之间设有主阀控制回油路,主阀腔与冲锤上腔油路及冲锤上腔回油路相通,冲锤上腔油路与冲锤空腔上部相连通,主阀腔与主阀控制油路相通,主阀控制油路与冲锤空腔下部相通,冲锤上腔回油路上设有放置压力控制阀的空腔,该空腔与主阀控制回油路相连通,所述缸体设有与油路动钻杆进油油路相对应的进油油路、与油路动钻杆的回油油路相对应的回油油路,所述进油油路的进口处及回油油路出口处分别装有快速接头,并且进油油路上安装有逆止阀,其位于快速接头下部,所述进油油路与冲锤空腔下部相通,并且其进入冲锤空腔出口位置在主阀控制油路进入冲锤空腔出口的下部,进油油路与回油油路之间设有油路,该油路与主阀腔及放置压力控制阀的空腔相通,所述冲锤为中空的T型截面,其中下部设有环形凸起,其与冲锤空腔壁接触,该环形凸起位于进油油路出口和主阀控制油路出口位置之间,所述压力控制阀控制冲锤上腔回油路和回油油路之间的通断,所述主阀控制冲锤空腔上部和冲锤上腔回油路之间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的油路水接头、油路主动钻杆、油路动钻杆及液压冲击器相连接处露在外部的油管由带套的丝扣密封。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的油路水接头包括进水管、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进水管设于第一旋转轴内内,第一旋转轴安装于外套内,进水管与外套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安装于一组缸套内,外套与缸套之间、缸套与缸套之间由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与缸套之间扣合有压盖,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的油路进出口由快速接头密封。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的油路水接头各部件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的油路水接头的外套与第一旋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的油路水接头的缸套与压盖之间设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油路主动钻杆形状为六棱柱且带凹槽。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的铁砧上端形状为六棱形。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液压冲击器的冲锤环形凸起与冲锤空腔壁之间设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中所述液压冲击器的主阀由两个面积相同的小凸块、一个大凸块及连接所述凸块的连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臣,未经张小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轨悬挂输送机新型电动小车
- 下一篇:收缩式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