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心电无线监护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412.7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0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才;杨雪;白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无线 监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便携式心电无线监护仪,属于电子医疗仪器研制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据WHO报告,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有1750万,心血管疾病为首位死亡原因,约占各种原因死亡的30%。预计到202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将达到2500万人。在我国,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0%。心脏病具有突发性、难预测、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竞争激烈等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且具有低龄化的趋势,大部分患者需要能够随时提供心电监护的仪器,并且使其工作和生活不会受到影响。目前的大多数心电监护仪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不宜在家庭中普及;由于采用有线的通讯方式,只能应用于固定环境或小活动范围,达不到动态监护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应用于家庭的便携式心电无线监护仪,能够实时采集、分析及报警。其可以通过佩戴的便携式仪器,对心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并对心率失常情况给予诊断及报警,当患者在规定时间内无法解除此报警时,监护仪可以通过无线模块向监护终端发送短消息,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有心电采集模块1、放大滤波处理模块2、微控制器3、液晶显示模块4、电源模块5,放大滤波处理模块2将心电采集模块1采集到的心电信号放大、滤波后送入微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微控制器3相连接的键盘6和GPRS无线模块7,键盘6可以控制微控制器3开始采集心电信号,并每隔2~5秒钟对心电信号进行一次ECG检波分析,ECG检波得出的心率送至液晶显示模块4显示,若心电异常(如心率过速或过缓),蜂鸣器8响起,通过键盘6可断开蜂鸣器与微控制器3的连接,若在6~10秒钟内蜂鸣器8与微控制器3没有断开连接,微控制器将通过GPRS无线报警模块7发送短消息给监护终端。
所述的键盘6包括有与微控制器3的输入输出口相连接的S1、S2、S3、S4四个按键,按键S2的按下可控制微控制器3开始采集心电信号,按键S3可根据液晶显示模块4所显示的心电信号波形来调整其幅值,按键S4按下使微控制器3每隔2~5秒钟对心电信号进行一次ECG检波,蜂鸣器响起时,按下确认键S1,则确认心电信号并非真正异常,通过软件设置蜂鸣器与单片机断开即解除报警。
所述的微控制器3为16位单片机MSP430。
仪器可以使用锂电池或交流电源供电,通过电源电路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所需要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采用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MSP430作为系统内核和GPRS无线模块进行报警,使监护仪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运行稳定可靠等优势。该监护仪成本低,便于携带,大大提高了心电监护仪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系统流程图;
图2:心电无线监护仪系统原理结构框图
图3:心电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结构图
图4:监护仪数字部分电路图
图5:电源电路图
图6:脉搏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详细说明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心电采集模块1、放大滤波处理模块2、微控制器3、液晶显示模块4、电源模块5、键盘6、GPRS无线模块7,键盘6包括有与微控制器3的输入输出口相连接的S1、S2、S3、S4四个按键。其中,放大滤波处理模块2将心电采集模块1采集到的心电信号放大、滤波后送入微控制器3。键盘6可控制微控制器3进行心电信号的采集,并对采集结果进行ECG检波分析,得出实时心率,若心率常,则报警,若报警在10s中内没被解除则启动GPRS无线报警模块向监护终端发送短消息。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家庭心电无线监护仪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MSP430F449作为控制核心,MSP430F449单片机内置一个八通道的12位A/D转换器,因此不需要外加ADC芯片,同时还含有两个通用同步/异步串行通讯接口,使接口电路的设计更加简单,集成度更高,仪器的体积大大减少,增强了监护仪的便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一次法三鼓成型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即热式空气源热水器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