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的可卸护甲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808.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榕生;水淼;宋岳;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7 | 分类号: | G01N2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导率 二极 玻璃 电极 可卸护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的可卸护甲,属于G01N材料测试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的电极杆以及电极测试端头的主要结构材料是易损的玻璃材料,电极测试端头部分的玻璃结构呈环状玻璃结构,两片白金电极贴附固定在环状玻璃结构的两面相对的内侧壁壁面上,这种玻璃电极适用于许多复杂情形下的液体电导率测试;并且,因其结构明晰、简洁,也比较适合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演示以及相关原理的直观讲解。
但是,这种玻璃电极的测试端头部分的环状玻璃结构比较脆弱,该环状玻璃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碰撞而毁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发一种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应能在玻璃电极的使用过程中有效地保护玻璃电极的测试端头部分的环状玻璃结构,减低其毁损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该方案提供的装置是一种用于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的可卸护甲,其特征是,该可卸护甲装置由弹力夹以及两支漏勺状物构成,所述漏勺状物的柄部的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弹力夹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分别与两支所述漏勺状物的柄部表面连接。两支柄部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的漏勺状物对合时,形成一个一端膨大的管状腔,管状腔的膨大端有一些方便待测液体进出流动的漏孔,该管状腔的形状与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弹力夹例如弹力金属夹、弹力塑料夹。所述弹力夹的作用,一是连接两支漏勺状物,将整个装置的各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使可卸护甲自带弹力闭合力量,避免使用时滑脱。当该可卸护甲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带有漏孔的所述膨大端的结构位置与二极式玻璃电极的测试端头部分的环状玻璃结构位置对应。该可卸护甲装置各构件的主要制造材料例如聚丙烯、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可卸护甲装置能够在不妨碍电极功能的前提下,对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的测试端头的环状玻璃结构提供保护,并且,同时还保护玻璃材质的电极杆,该可卸护甲装置有助于减低所述玻璃电极的毁损发生率。此外,该装置拆装两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结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案所述可卸护甲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是电导率仪二极式玻璃电极尾部导线引出端,2是玻璃材质的电极杆,3是玻璃电极测试端头的环状玻璃结构,4是由玻璃电极引出的导线,5、6分别是两支漏勺状物,7是所述膨大端的漏孔,9是弹力夹,8、10分别是弹力夹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所展示的本案实施例中,可卸护甲装置由弹力夹9以及漏勺状物5以及漏勺状物6构成,漏勺状物5以及漏勺状物6的柄部的横断面呈弯月形或U形,弹力夹9的夹持端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臂分别是夹持臂8和夹持臂10,夹持臂8以及夹持臂10分别与漏勺状物5以及漏勺状物6的柄部表面连接。当该可卸护甲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膨大端漏孔7的位置与环状玻璃结构3的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PEGT/PBT嵌段共聚物的控制释放组合物
- 下一篇:触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