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水位指示杆的节能炉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865.X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初 |
主分类号: | F24B9/04 | 分类号: | F24B9/04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宇林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清源 |
地址: | 537400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 指示 节能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炉灶,特别是一种带水位指示杆的节能炉灶。
背景技术
现有市售的铝制炉灶多是在水夹层引接出放水管直接接排放热水,而且炉桥是单独装上炉腔底,炉灶是直接放柴草燃烧的。但这些炉灶其结构还不够紧凑合理,热效率也不能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现有市售的省柴灶结构上加以改进,在内腔的水夹层安装浮球吸排水总成把上层先热的水排出使用,之后接着可排中下层后续加热的热水。在炉膛底下的水夹层装有碳灰排出孔,即炉膛大小灶内胆底板至炉灶体底板之间开圆孔或方孔,孔周边是水夹层,既作为炉桥通风用,又可作为碳灰排出的炉桥用。节省成本,减轻炉灶体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面,成本降低,灶重减轻,节能降耗的,能合理排放热水使用的,易于推广应用的带水位指示杆的节能炉灶。包括炉灶外壳、大小灶烟道入口、大小灶支承灶圈、烟气出口、大小灶口接管、大小灶内胆、大小灶内胆底板、炉灶外壳体底板、大小灶炉膛、水夹层、放水阀、取水阀。特征是炉灶体外壳内腔有大灶内胆、小灶内胆,大灶内胆至炉灶体外壳之间,小灶内胆至炉灶体外壳之间是水夹层,大灶内胆底板和小灶内胆底板至炉灶体外壳底板之间的水夹层有碳灰排出孔,碳灰排出孔周边是水夹层。炉灶体外壳体内腔里装有浮球吸排水总成,浮球吸排水总成的放出水口与上层取水阀相接通。
碳灰排出孔在炉膛底下,碳灰排出孔为炉桥排碳灰及通风孔,碳灰排出孔有一个以上。碳灰排出孔按环圆圈布设,也可按横排、纵排布设。
浮球吸排水总成的浮球顶上方装有水位指示杆,浮球底下方装有取水套管,取水套管底下装有定位杆,定位杆活动套入在定位套管里,定位套管装在炉灶体外壳底板内腔面板上,取水套管顶端有放出水口,取水套管底侧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与软接水管连接,软接水管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连接上层取水阀,放出水口通过取水套管、软接水管至上层取水阀相通,放出水口与水夹层相通,水位指示杆装接出到炉灶体外壳的顶面板外,注入水口装在炉灶体外壳顶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浮球吸排水总成把上层水夹层先加热的热水排出,之后续排中下层热水。炉膛底水夹层有孔通出用于碳灰排出和通风作用的碳灰排出孔作为取代炉桥使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用铝合金板材料制成,节能降耗,炉灶轻便,节约成本,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按图2中A-A剖视图作为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按图1中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按图2中左视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按图2中C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按图2中D-D局部剖视放大画法图。
图1-图5中,炉灶体外壳(1)、大灶烟道入口(2)、大灶支承灶圈(3)、烟气出口(4)、小灶烟道入口(5)、小灶支承灶圈(6)、碳灰排出孔(7)、排空水阀(8)、注入水口(9)、上层取水阀(10)、烟道(11)、小灶口(12)、大灶口(13)、软接水管(14)、放出水口(15)、水层(16)、水位指示杆(17)、浮球(18)、取水套管(19)、连接管(20)、定位杆(21)、定位套管(22)、连接管(23)、大灶内胆(24)、小灶内胆(25)、大灶炉桥碳灰排出孔(26)、小灶炉桥碳灰排出孔(27)、大灶内胆底板(28)、小灶内胆底板(29)、炉灶体外壳底板(30)、大灶、小灶炉膛(31)、水夹层(32)、浮球吸排水总成(3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图5,炉灶外壳体至大小炉杜内胆之间是水夹层,水夹层装有浮球吸排水总成装置。吸排水总成包括水位指示杆、取水套管、连接管、定位杆、定位套管、软接水管、连接管、上层取水阀等组成。具体是炉灶体外壳(1)按传统家庭用长方体、正方体、圆壳体,用铝合金板、管做成。大小灶内胆(24、25)用铝合金板、管做成。在炉灶体外壳(1)上面或侧面装有注入水口(9),大小灶内胆(24、25)之间连接有烟道(11),烟道(11)与烟气出口(4)接通,其材料用铝合金板、管做成。大灶内胆底板(28)至炉灶外壳底板(30)之间,小灶内胆(25)至炉灶体外壳底板(30)之间有碳灰排出孔(7),大灶炉桥碳灰排出孔(26)、小灶炉桥碳灰排出孔(27)即是碳灰排出孔(7)。碳灰排出孔(7)作为炉桥使用,作为排碳灰和通风使用,碳灰排出孔(7)有一个以上,碳灰排出孔(7)布设在大小灶内胆(24、25)至炉灶体外壳底板(30)之间,碳灰排出孔(7)按在大小灶内胆底板(28、29)的环圈间隔布设,也可按横排纵排布设,碳灰排出孔(7)周边是水夹层(32)。炉灶体外壳(1)的内腔装有浮球吸排水总成(33),其浮球吸排水总成(33)组成结构特征是浮球(18)顶上焊接装有水位指示杆(17),浮球(18)底下焊接有取水套管(19),取水套管(19)底下装有定位杆(21),横向装置的连接管(20)与连接管(23)之间连接有软接水管(14),软接水管(14)是塑胶管或蛇形铁皮管,连接管(23)与上层取水阀(10)连接,定位杆(21)杆身套入在定位套管(22)里可上下活动,定位套管(22)装在炉灶体外壳底板(30)的内板面上,水位指示杆(17)穿出在注入水口(9),注入水口(9)装在炉灶体外壳顶面板上。炉灶体前面有小灶口(12)、大灶口(13)与大小灶炉膛(31)相通。大小灶支承灶圈(3、6)装在炉灶面板上,大小灶支承灶圈(3、6)上按锅大小配装。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是这样的,从注入水口(9)注满水夹层(32),碳灰排出孔(7)作为炉桥使用,一是通风,二是排出碳灰渣,炉膛(31)顶口装上大小灶支承灶圈(3、6),锅从灶圈(3、6)放入炉膛(31),从大小灶口(12、13)加入柴草到炉膛(31)着火燃烧,因为水夹层(32)的上层水比底层先得到加热,为此,用户可先打开上层取水阀(10)放出上层水,上层热水从放出水口(15)出经连接管(20)、软接水管(14)、连接管(23),至从上层取水阀(10)排放,随着水层放水减低水位,定位套管(22)里的定位杆(21)随着排放热水层高低,指示杆(17)即可指示水位高低显示。由于浮球(18)的自重,在浮球(18)的重力下和在软接水管(14)的作用下,取水套管(19)可随之上下浮沉,用完上层热水,下层热水也随之可边用边加热。炉灶体外壳(1)的侧边底部安装一个排空水阀(8)专用于放中下层热水。当水夹层水用完又可注入新水直至浮球(18)顶面碰触到炉体面板时即可停止加水,达到自动往复循环加水用水的使用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初,未经李秋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8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纸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海报机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