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鞍座升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0227.X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4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春生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B62K1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自行车中的一项实用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的自行车鞍座平时都是根据自己的身高,调整合适后即固定不动。在骑行中是不可能改变高低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案,可在骑行中能使鞍座任意升高或降低。非常方便。 见图1,在鞍管1中固定一镙母2,镙母2内有一与立管3相似长的镙杆4,在镙杆4的上半部动配合一定位轴套5,轴套5上有镙孔。镙杆4的下半部动配合一轴套6,轴套6上也有镙孔。在镙杆4的下端部安装一伞形齿轮7,使伞形齿轮7只能在镙杆4上滑动不能转动。在伞齿轮7与下轴套6之间安置一开口的圆环作为拨8叉,拨叉8的一侧有镙孔,在中轴棍9的中部通过平键静配合一伞齿轮10。
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平时拉簧12将拨叉8抬起,使两个伞齿轮7与10不能啮合,不会影响中轴的转动。在骑行中要使鞍座升降时,用手把拉紧拉线13使拨叉8向下运动,两个伞齿轮7与10便啮合,中轴9的转动也使长镙杆4在定位轴套5上转动,镙杆4的扭力便带动镙母2转动,因鞍管1加工有一长形槽,立管3的端部加工有凸筋。凸筋卡在鞍管1的长形槽中,只能使鞍管1上下移动(不能转动),由此便实现了在骑行中使鞍座升降的目的。
该机构的有益特点是:结构简单,零件少,重量轻,可隐蔽安装不影响外表美观。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该机构的原理图(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1、鞍管2、镙母3、立管4、长镙杆5、定位套6、轴套 7、伞齿轮8、拨叉9、中轴10、伞齿轮11拨叉(杆)12、拉簧13、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将鞍管1连同镙杆4上的所有零件从立管3的上端插入到底部,用镙丝通过立管3上的镙孔将定位轴套5和轴套6固定在自行车的立管3上。用一镙杆通过立管3上的长孔与拨叉8上的镙孔旋紧,作为拨杆11,拨杆11的另一端绞接在平叉12上的一点。在拨杆11上挂接一拉簧12,拉簧12使拨杆(叉)11的作用力始终向上,在拨杆11上再挂接一拉线13,拉线13的另一端引至车把上。
中轴9上伞齿轮10的安装方向,以及长镙杆4与镙母2的镙纹方向,均可决定脚蹬前蹬或后蹬时鞍座是上升还是下降。个人认为应设计在脚蹬后蹬时使鞍座下降为好。因后蹬时自行车失去动力驱动,人的重力既可使鞍座下降省力,又能迅速的降低重心而方便停车,对安全有利。上升时可随时利用前蹬时的动力使鞍座上升。无论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只要放松拉线,便可正常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春生,未经田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保护型底座的导向桩
- 下一篇:颠簸式儿童电动游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