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离子灭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0265.5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其一;吴定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4 | 分类号: | A61L2/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3116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灭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离子灭菌设备,特别是一种用设置有加热保温装置的等离子灭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等离子灭菌方法已由国外厂商开发完成,此类灭菌方法主要是将过氧化氢在低压(真空)环境中等离子化,并藉由该过氧化氢等离子来提供灭菌作用,此种方法经检验确实能够达到极佳的灭菌效果。
此类等离子灭菌设备在运用时必须对温度精确的控制,倘温度过高则过氧化氢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而温度的不合适则无法达到所需的灭菌功效。
由ZL98115880.3《一种高频低温等离子体消毒灭菌方法和设备》及ZL 98217467.5《一种高频低温等离子体消毒灭菌装置》来看,此两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的专利,在此两专利案中提出的装置是以设置在容器内的金属冷却电极与金属壳体分别作为产生等离子体的两个电极,与高频电源输出端相连接;等离子体工作物质为过氧化氢;金属冷却电极以中空的金属管内部通冷却剂构成。此一设计虽然能够达到产生低温等离子的作用,但在实际运用上却会有技术性的困难;在实际操作中以过氧化氢作为等离子体工作物质时,必须对其温度控制在低温状态,前述专利案其电极采用高频电源输出,在使用时会产生高温,故而采用了金属冷却电极,但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均可了解,要以降温方式来控制温度远较以升温方式来控制温度要困难得多,故而前述专利案的金属冷却电极在结构配置上极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上亦不易将其工作环境维持在一精确的温度范围之内。
本创作人针对现有此类设计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发展出了一种具有圆管状射频电极的新颖设计,该种设计是采用了一个圆管状的射频电极,并将该射频电极同圆心地安装在一圆筒状的金属容器之中,以该金属容器接地与射频电极相搭配,在射频电极与容器之间形成一均匀的电场,以提供极佳的等离子产生效果;此一设计让等离子能够在低温的状态下产生,且工作时其极不会产生高温而无需另行设置冷却装置,惟为了提供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最佳的工作温度,本创作人乃针对此项设计之所需,开发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灭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等离子灭菌设备,其藉由设置在容器外侧的小功率加热器对容器进行比较均匀的加温,能够避免加热器受到等离子体的侵蚀,同时搭配适切的感温器与控制器,而能够精确的控制灭菌设备的工作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灭菌设备,其中:该等离子灭菌设备具有一圆筒状的金属容器,在该金属容器内侧组装有一圆管状的射频电极,该金属容器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容器加热部件与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前述的等离子灭菌设备,其中:该金属容器外侧可以设置有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容器加热部件。
前述的等离子灭菌设备,其中:该容器加热部件是采片状或者条状的电加热装置。
前述的等离子灭菌设备,其中:该容器加热部件是以粘贴方式附着于金属容器的外表面。
前述的等离子灭菌设备,其中:在该容器加热部件外侧附加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保温材料。
前述的等离子灭菌设备,其中:该金属容器外侧可以设置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温度传感器。
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灭菌设备,可由温度传感器检测金属容器的温度,进而控制容器加热部件是否进行加热,而能够精确控制金属容器中的工作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等离子灭菌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平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等离子灭菌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平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等离子灭菌设备的第三实施例平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等离子灭菌设备的第四实施例平面结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等离子灭菌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平面结构配置示意图。在该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灭菌设备具有一圆筒状的金属容器10,在该金属容器10内侧组装有一圆管状的射频电极20,该射频电极20是以同圆心的方式安装在该圆筒状的金属容器10之中,以该金属容器10接地与射频电极20相搭配,在射频电极20与金属容器10之间形成一均匀的电场,以提供极佳的等离子产生效果;另在金属容器10周围设置有药水注入装置12、抽真空装置14等装置,惟该等装置非属本实用新型所探讨之范围,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根多层NAT网络中服务资源地址获取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信息共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