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0308.X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钢德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车床 夹具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车床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大致分为机械式与空、油压式二种,其中机械式夹具虽然转速无限制、开合度大,但却无法自动化,而丧失自动化的功能;空、油压式夹具是在一夹头或机械手臂配合一空、油压掣动器的驱动,达到全自动化的送料与加工目的。但是,现有的空、油压式夹具是在一锥形管体前端切开几道轴向切缝,使其前端具有数个夹爪个构造,利用一锥形套管向前推挤而达到夹紧的目的,反之则可放松夹具让夹口自然张开;致所述的现有夹具的夹口的张开或夹合量是取决在夹爪材料本身的弹性与切缝的宽度,其只能依原夹口尺寸向内夹而无法向外扩张,故其所能达到的开合量约仅有2~4mm之间的范围,而有开合度太小,使用不便的问题;再者,利用空、油压驱动的方式夹紧工件的结构,因为其在空、油压掣动器与夹头之间会有转动元件,所以在机械结构上自有转速限制而不利于需高速加工的问题。
另外,所述的现有的空、油压夹具构造,对不同线径的材料很容易超出单一夹具的开合量,所以经常需更换不同尺寸的夹具,而增加使用上的不便;其次,当遇到一种工件的材料形状为夹持端的直径较大,加工端的直径较小的情况时,则难以用自动送料的方式送料,而丧失自动加工的机能与目的;故一种便于操作控制,且其夹口的开合量大的夹具构造的研发,实有其必要性与发展空间。
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现有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其中:机械式的一般是由人工操作,无法自动作业,而空、油压式的则有转速限制与夹口的开合量小,易造成实际加工时的困难与不便的缺点;爰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该项产品的使用与研究多年的经验,终于研发设计出一种崭新的“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其能具有较大的夹口开合量(10mm以上),而可增加挟持特殊形状工件的能力,与可减少因工件材料尺寸的不同而更换夹具尺寸的工作,达到方便使用与省时省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其构造中并无转动元件,无转速限制,可适合各种高速车制或钻孔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车床的夹具构造,包括一机头接合座、一夹头座、一夹头、一斜推块、数个夹片与一压帽,是通过所述的一机头接合座将其他零件组装结合在自动车床的机头上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头座与夹头是以同轴设置,并在所述的夹头座与夹头之间的空间内设有一可前后滑动的斜推块,另在夹头前端以辐射状排列夹设有数个夹片,所述的夹片外侧面与斜推块前端内的倾斜面相对应,可沿垂直于轴心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压帽将夹头、斜推块与夹片等零件盖合组装在夹头座内结合成一体;且,
斜推块与夹片沿其移动方向各设置有回复元件,分别使斜推块具有向前推顶的维持力,与各夹片具有向外扩张的维持力。
据上述组合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转数无限制:一般自动夹爪所采用的空、油压夹紧方式,因为有转动元件,所以转速有限制;本实用新型完全屏除转动元件,所以转速无限制,主轴能转多快夹具就能转多快。
2.开合行程大:一般空、油压夹爪,因为结构的限制,开合度都不大<最多不会超过4mm>,当工件外径有段差时,如必须将大端塞入夹头时将遇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夹头开合行程高达10mm~20mm之间,配合机械手臂能完全自动化。
3.薄件不变形:本夹头有防夹变形功能,当加工薄管件时不用当心挟持力太大造成工件变形,也不用担心挟持力不足,加工中工件飞出。
4.夹头张开方式多种:一般自动夹爪开合方式不是空压方式就是油压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夹头使用弹簧夹紧,张开方式可依实际机台状况设计<空压、油压、机械、电磁式...等>。
5.全自动化:机械式夹爪虽有转数无限制与开合度大的优点,但上下料人须人工换料,在大量生产上无法达到无人化的目的;而空、油压夹头虽能达成无人化的目的,但使用条件限制多,高转数的夹头开合度都非常小,而开合度大的夹头又无法达到高转数的要求,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本实用新型的夹头则能完全融合以上二种夹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口张开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口闭合的组合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钢德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钢德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