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0599.2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7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珍 |
主分类号: | A63H33/00 | 分类号: | A63H33/00;A63H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手持拍结构,尤指一种更为耐用,同时可降低组装成本的手持拍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于商业行销、文艺活动、选举晚会、体育运动或演唱会等活动中,为了拉抬活动的气势,皆会由拍手、吹哨笛、鸣响气笛以制造声响,或挥舞萤光棒、加油旗、及施放烟火等方式,以增加活动热闹性和营造欢乐的气氛。
早期的萤光棒,主要是由在一塑料软管内含具化学物品,令化学物品相互间的化学作用以于一定时间内发出光线;然而,该利用化学物品产生萤光的萤光棒,常会于失去发光效果后,即被使用者随手丢弃于地,而使得塑料软管遭踩踏破裂后,该塑料软管容装的残余化学物品便会渗出,致使清洁人员,于回收时手部不慎碰触到时即有中毒之虞,同时,该化学物品也有危害环境卫生的缺失。
现有一种手持拍结构,请参阅图5、图6所示,图5为现有手持拍的立体图,图6为现有手持拍的立体分解图,是本创作人于2007年03月02日提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720004526.2,主要是本创作人针对上述萤光棒作更新的研发改良;该手持拍是于手持拍本体91的上、下方夹合枢接有二拍板92而成,其中:
该手持拍本体91,主要是设有一呈手掌形状的主体911,并于此主体911后侧依序设有一连接段912及一手持板913;该主体911上设具一容槽9111,并于此容槽9111内组设有发光体914、电池组915、导电弹片916及击发件917,令该发光体914、电池组915、导电弹片916与击发件917间相互接设,以形成导通的回路,又于该电池组915后侧活动插设一遮断片918,以供阻断发光体914、电池组915、导电弹片916与击发件917间的回路导通状态,且令该击发件917枢接于容槽9111内,并令其一端活动抵触于电池组915上,又其另一端则呈悬空于容槽9111外,再于该主体911上设有一透孔9112,该透孔9112即可供衔接拍板92的弹性件921穿设;
该二拍板92,均呈手掌形状,并分别与手持拍本体91的主体911相对应,且令其后侧端缘与手持拍本体91的主体911相枢接,而呈该二拍板92相对应夹设手持拍本体91的主体911,又,于该二拍板92的内侧面可分别设有勾状的接合部922,以供弹性件921勾设接合,再于一拍板92上设具通孔923,以供遮断片918穿透而出。
于使用时,使用者握持手持板挥舞甩动,此时,拍板即会张合呈拍手的动作,并拍击于击发件上,而触发设于手持拍本体上的发光体配合该拍击的节奏而呈萤光闪烁发亮。
然而,上述现有的手持拍结构,其虽可增加活动进行的娱乐效果,但本发明人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却仍发现有如下的缺点,急待改进:
1.由于使用者使用时,是握持手持拍的手持板予以挥摆,使其主体及拍板一起以连接段为摆轴而摆动,然而连接段因并无加强的结构,所以常常造成连接段断裂而无法使用。
2.上述现有的手持拍结构,由于是由一弹性件穿设手持拍主体的透孔以与上、下拍板的接合部勾设衔接,以使拍板不致太过于弯摆而断裂,然而该弹性件与上、下拍板的组装因不易而费时,因此无形中增加很多的组装成本。
于是,本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相关行业实际的设计与制造经验,提供一种创新的手持拍结构,以期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拍结构,可加强连接段弯摆时的强韧度,使手持拍更耐用,同时组装也更容易快速,以降低组装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拍结构,是在一手持拍本体上设计一手掌形的主体,并于此主体后侧一体成型连设一连接段及一手持板,该主体具一容槽,而于此容槽内组设有发光体、电池组、导电弹片及击发件,并令该发光体、电池组、导电弹片与击发件间相互接设,以形成导通的回路,而该连接段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数个中间外凸的补强凸肋,再于主体上、下方枢接拍板,而该二拍板的后侧则分别延伸设有抵顶限位片,使该二拍板弯摆时各该抵顶限位片恰可抵顶手持拍本体其连接段的补强凸肋而不致于太过弯摆而断裂。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拍结构,于使用时除可增加活动进行的娱乐效果外,更可加强连接段弯摆时的强韧度,使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拍更为耐用,同时组装也更容易快速,而达降低组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现有的立体外观图。
图6:现有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珍,未经王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车安全刹车装置
- 下一篇:原态基因组生命信息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