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球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0836.5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9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冰;李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冰;李良清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A63H29/22;G09B2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2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旋转 球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球体,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其在内部设置驱动装置及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体,从而该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绕该支撑体转动。
背景技术
随着工艺品的不断发展,对工艺品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要求逐渐提高,很多工艺品也从静态逐渐向动态发展。例如,传统的地球仪是静态的,为了增加其趣味性与娱乐性,产生了可绕支座转动的地球仪。现有工艺品的旋转物体通常是安装在外部的支座上,通过驱动装置来驱动旋转物体绕该支座进行转动。
然而,因旋转物体无法离开支座,而使整个工艺品受限于支座的设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工艺品的趣味性与娱乐性。
此外,支座也使得整个工艺品变得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其内设驱动装置及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体,从而可在任意物体上绕自身支撑体自动转动,而无需额外配备特定的支座,从而简化旋转球体的结构,且使旋转球体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还便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球体,包括旋转壳体、支撑体、连接支撑体的驱动装置、及连接驱动装置且与旋转壳体固定连接的传动件,该支撑体、驱动装置及传动件均收容于旋转壳体内,该旋转壳体设有一开孔,支撑体暴露于开孔中,该驱动装置包括本体及从本体延伸出的输出轴,驱动装置的本体与支撑体固定连接,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传动件固定连接,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及与马达电性连接的电池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灵活方便,提高旋转球体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而且便于该旋转球体的携带。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自动旋转球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马达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组合图;
图4为沿图3中4-4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自动旋转球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5的组合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自动旋转球体的立体分解图;及
图8为图7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旋转球体包括旋转壳体2、支撑体4、连接支撑体4的驱动装置6、及连接驱动装置6且与旋转壳体2固定连接的传动件8。该支撑体4、驱动装置6及传动件8均收容于旋转壳体2内。该旋转壳体2设有一开孔20,该支撑体4微露出该开孔20,其暴露的外表面实质构成旋转壳体2的一部分,保持了旋转壳体2的完整性。在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壳体2为地球仪。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壳体2可为任何大致呈现球体的造型,本实用新型的球体包括但不限于圆球体及椭圆球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2及连接第一壳体22的第二壳体24,以便于安装驱动装置6及传动件8。
该支撑体4包括一支撑座40及安装于支撑座40上的连接轴42,该支撑座40收容于旋转壳体2的开孔20中,且未与开孔20接触,支撑体4外露的表面实质构成旋转壳体2外表面的一部分,借以实现旋转壳体2外表面的完整性,从而不影响旋转壳体2的整体造型。该连接轴42与驱动装置6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球体放置于其它物体上进行旋转时,旋转壳体2会把支撑体4遮挡起来,使一般的观赏者看不到支撑体4,从而增加趣味性。
该驱动装置6包括本体与从本体中延伸出的可转动的输出轴,该本体包括一马达62、与马达电性连接的电池安装座63及安装于电池安装座63的电池64。在本实施例中,该马达62朝向支撑体4的位置上设有连接部66,连接部66上设有一连接孔68。而支撑体4的连接轴42可插入到连接部66的连接孔68内,从而将驱动装置6与支撑体4固定连接一起。在马达62相对连接部66的另一侧上设有输出轴70,其与传动件8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件8呈圆盘状,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22上。该电池64可为干电池、可充电电池等,而马达62为减速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冰;李良清,未经王晓冰;李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充电模块
- 下一篇:一种串联超级电容器组用电压均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