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针连结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326.X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1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曾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惠清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琦 |
地址: | 523648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连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针连结器,尤指利用矩形导电壳体、导电探针及弹簧形成一探针连结器,使电子讯号有效传输,且制作价格便宜,进而达到降低成本者。
背景技术
现有之探针连接器,如图1所示,最初系使用一弹片1配合一座体2,使电子讯号传输,其优点系为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但其缺点则是弹片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弹性疲乏的非常快速,最后造成电子讯号的传输不确实,而造成使用此类探针连接器的产品发生故障。
而后较新之探针连接器,如图2所示,其系以一导电中空柱体3,在其中装设一弹簧4及一探针5,藉此可有效传输电子讯号,且因弹簧较弹片不易有弹性疲乏的问题,可靠性大为增加,但其缺点为制作成本高,且因构造较为复杂,生产效率也较低。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探针连结器,使其不易因持续使用而弹性疲乏,且可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探讨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知之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之积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探针连结器,其利用矩形导电壳体、导电探针及弹簧形成一探针连结器,使电子讯号有效传输,且制作价格便宜,进而达到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针连结器,其利用矩形导电壳体、导电探针及弹簧,以构成本实用新型之探针连结器,藉此达到其不易因持续使用而弹性疲乏,且可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之一态样系提供一种探针连结器,其包含:一矩形导电壳体,其一端具有一开口,该开口具有二挡缘,该二挡缘以相对方向朝向该矩形导电壳体内形成;一导电探针,其部份设于该矩形导电壳体内,且其具有对应于该二挡缘之二抵制部;以及一弹簧,其设于该矩形导电壳体内,该弹簧的一端顶抵于该矩形导电壳体内不具开口之另一端,该弹簧的另一端顶抵该导电探针之内壁且该二挡缘挡制该二抵制部,使部份该二抵制部与该矩形导电壳体之内壁接触,且使该导电探针突出于该开口。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态样系提供一种探针连结器,其包含:一矩形导电壳体,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开口,该二开口分别具有二挡缘,位于各开口之该二挡缘分别以相对方向朝向该矩形导电壳体内形成;二导电探针,其分别部份设于该矩形导电壳体内,且分别具有对应于位于各开口之该二挡缘之二抵制部;一弹簧,其设于该矩形导电壳体内,该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抵该二导电探针之内壁,且该二挡缘分别挡制该二抵制部,使该二导电探针分别部份与该矩形导电壳体之内壁接触,且使该二导电探针分别突出于该二开口。
藉此,利用矩形导电壳体、导电探针及弹簧,以构成本实用新型之探针连结器,藉此达到其不易因持续使用而弹性疲乏,且可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习知之探针连结器剖视图。
图2为另一习知之探针连结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构造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构造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构造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探针连结器立体图。
图12为将复数个如图9所示之探针连结器设于一绝缘护套之较佳具体实施例图。
其中:1-弹片;2-座体;3-导电中空柱体;4-弹簧;5-探针;6-探针连结器;7-矩形导电壳体;8-开口;9-挡缘;10-导电探针;11-抵制部;12-底座;13-弹簧;14-探针连结器;15-矩形导电壳体;16-开口;17-挡缘;18-导电探针;19-抵制部;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之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惠清,未经曾惠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3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制冷箱用的光合保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