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耐冲击功能的聚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1328.9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4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凯;陈怡荣;刘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台湾省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冲击 功能 聚焦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焦驱动装置,尤其指应用于手机模块中的一种具有耐冲击功能的聚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手机除了作为日常生活联络的工具的以外,其附加的功能更是五花八门,其中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已经是炙手可热的产品,其照相功能可以媲美数码照相机,尤其照相的像素已经达到与数码相机相同水平,有的甚至能够超越低端相机的水平。
手机趋向于小而巧的外型设计方式,使得其内部结构需要做更精细的设计,以配合外观设计的需要。举例来说,手机中的照相镜头是一种极为精细的组件,要在狭小有限空间中使镜头可以快速且精准的动作,且具备镜头的保护功能,业界正竭尽其所能的研发最佳的设计方式。
现有的固定方式是将具有装载镜头功能的镜头载座固定在基座上,使镜头能够做对焦的动作。该固定方式皆无很大的差异,但是该固定设计将直接吸收来自外部的强大振力或冲击力,例如:摔落到地上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振动力。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且随着设计上的要求,使保护的难度逐渐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冲击聚焦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聚焦驱动装置无法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缺陷。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耐冲击聚焦驱动装置,主要包括一镜头载座、一固定基座、一悬吊组件组、以及一耐振组件组。所述镜头载座装载一镜头,所述悬吊组件组包括多根金属线,所述耐振组件组由一软质(弹性)平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使驱动装置达到具有抗振及耐摔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基座内部设置有镜头载座,所述固定基座外部为软质(弹性)平板固定的位置,而悬吊组件组的多根金属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镜头载座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基座上的软质(弹性)平板固定孔洞,并固定于所述耐振组件组上。所述镜头载座悬吊组件组固定于所述耐振组件组上,所以所述镜头载座成为悬吊且可动作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耐冲击聚焦驱动装置利用一动力驱动装置推动所述镜头载座进行动作,所述动作利用所述悬吊组件组的一端固定耐振组件组上,另一端则固定于所述镜头载座上,所以当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开始作用时,所述镜头载座则能依特定方向进行往复的动作。
所述悬吊组件组的材质为金属线,所述金属线具有足够支撑所述镜头载座的力量,一端固定在镜头载座,另一端固定在以软性(或弹性)材质平板所构成的耐振组件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抗震驱动装置受到外力的冲击时,耐振组件组可以发挥其吸收冲击能量的功效,进而达到保护装置在镜头载座及悬吊组件组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镜头载座 2固定基座
3悬吊组件组 31金属线
4抗振元件组 41软质(弹性)平板
410固定孔洞 411固定点
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冲击聚焦驱动装置,其主要组件包括一镜头载座1、一固定基座2、一悬吊组件组3以及一耐振组件组4。镜头载座1放置一镜头,悬吊组件组3由多根金属线31所构成,耐振组件组4由一软质(弹性)平板41所构成。
固定基座2的外部固定有软质(弹性)平板41,其内部设有镜头载座1,镜头载座1固定在金属线31的一端,其另一端则穿过软质(弹性)平板41的孔洞固定在软质(弹性)平板1上,镜头载座1为一受悬吊元组件3规范动作的组件。悬吊组件组3与耐振组件组4的接合方式,透过金属线31固定在软质(弹性)平板41的固定点411上。
当受外部力量冲击时,软质(弹性)平板41、悬吊组件组3以及镜头载座1都会受到冲击的影响,其中透过软质(弹性)平板41的弹性变形,吸收大幅冲击能量,来保护悬吊元组件3及镜头载座1。
请参考图2,软质(弹性)平板41固定在固定基座2上,两者预留一间隙5,其能够防止软质(弹性)平板41碰触固定基座2而造成组件或固定点411的损坏。例如,当外力过大冲击或动作不稳定时,其造成镜头载座1不正常的移动,其连接的金属线31则同时带动软质(弹性)平板41的动作,所以间隙5提供软质(弹性)平板41弹性变形的空间,具有保护组件的功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所述,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的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精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衬底上制备牢固碳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