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419.2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9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百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百涌 |
主分类号: | A47C4/00 | 分类号: | A47C4/00;A47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开合机构折叠椅。
二、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这种折叠椅来说,人们所知的例如是由前腿、后腿与座构成,前腿是以金属管材大致成形为U字形,在其上部顶端侧安装有靠背;后腿同样是以金属管材大致成形为U字形;座是以轴支撑在上述前腿与后腿上,并且做成通过使前腿与后腿接近,使座转动竖立在靠背侧,能将前腿、后腿与座大致折叠成平面状。
对于这种的折叠椅来说,例如在折叠时,为使前腿与后腿在座的侧面并且在前后方向上重叠,通过连杆配件将前腿与后腿的外侧面连接起来。但折叠后的折叠椅前后腿长度不一致,外型不美观。其中前腿长度短,所以在搬动这种折叠椅的时候容易刮蹭。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椅,一种折叠椅,所属折叠椅包括一后部U形支撑架、前部H形支撑架、座板、所述座板旋转轴固定在后部U形支撑架的中部,靠背板固定在后部U形支撑架上,所述前部H形支撑架通过其上端的连接薄片与连接片A螺栓连接,连接片A通过螺栓与连接片B连接,连接片B通过螺栓与后部U形支撑架连接,所述连接片B上设置有定位止挡块,所述连接螺栓为空心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片A设置在前部H形支撑架的外侧,连接片A与连接片B之间设置有摩擦片。所述连接片B上设置的定位止挡块为定位卡,在前部H形支撑架上段的连接薄片上留有缺口,与定位卡配合。
本实用新型就该种折叠椅的一种改进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前部H型管状支架其横梁附近设置有定位突起,当折叠椅打开时所述突起与座椅面支撑板的下表面接触,并对所述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折叠椅收起时,前部H型管状支架的支撑杆与后部管状支架的支撑杆并拢,4个支撑杆的下端对齐。
本实用新型就该种折叠椅的一种更加优秀的技术改进方案为所述后部管状支架的上端设有挂勾所述折叠椅的后部管状支架得下部与前部H形管状支架的下部设有滚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椅,所述折叠椅包括后部管状支架、前部H型管状支架、座椅面支撑板和靠背面支撑板,所述座椅面支撑板设有左右两个连接点,所述连接点分别与后部管状支架上与其配合安装的固定装置形成转动副,所述前部H形管状支架的两根支撑杆靠近中间的部位通过一对设置在座椅面支撑板两侧的转动支撑装置连接在座椅面支撑板上,所述靠背面支撑板固定在后部管状支架的顶部,所述前部H型管状支架的支撑杆上部设置有一对转动机构,所述支撑杆通过转动机构与后部管状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改进方案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前部支架连接件A和后部支架连接件B,所述前部H型管状支架的一支撑杆与前部支架连接件A固定轴转动连接,前部支架连接件A与后部支架连接件B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后部支架连接件B与后部管状支架固定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的优选改进方案为所述前部支架连接件A上设有定位突起。所述后部支架连接件B上设有定位突起。所述前部H型管状支架其横梁附近设置有定位突起,当折叠椅打开时所述突起与座椅面支撑板的下表面接触,并对所述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最优选改进方案为所述折叠椅收起时,前部H形管状支架的支撑杆与后部管状支架的支撑杆并拢,4个支撑杆的下端对齐。所述折叠椅的后部管状支架得下部与前部H形管状支架的下部设有滚动轮。
通过以上技术改进使该种折叠椅在折起时4根支撑杆长度统一,方便搬运,外形美观。并且缩小尺寸的带滚动轮的折叠椅可通过增加防跌落护拦改装成婴儿手推车。
四、说明书附图:
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为挂钩状的实施例主视图;
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为挂钩状的实施例侧视图;
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底部带有轮子的实施例主视图;
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底部带有轮子的实施例侧视图;
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为螺栓固定转动副的实施例主视图;
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为螺栓固定转动副的实施例侧视图;
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为螺栓固定转动副的局部放大图;
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杆为螺栓固定转动副的局部放大图
五、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百涌,未经李百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防盗商务电话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土拨鼠游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