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前扶手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1880.8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舜民;李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24 | 分类号: | B62B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南霆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扶手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前扶手构造的改进,特别是一种能由中间部位开合的两段式前扶手构造。
背景技术
婴儿车通常会包括一前扶手以避免婴儿从座椅部前方滑落,但是前扶手往往又会妨碍婴儿出入婴儿车的椅座部,因此业界有一些婴儿车的前扶手是设计成可拆卸式的或者可由单侧旋转至车身旁的形式,此外现有婴儿车也有一种可由中间分开的前扶手构造设计,例如美国专利第5,558,405号所公开的,即为一中间可分开的前扶手构造。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美国专利的婴儿车在左、右侧车体框架上设有连接座85,通过所述连接座85将前扶手81安装在一对前侧管柱84之间。所述前扶手81包括以连接组件82、83结合的左、右扶手段811、812,当所述连接组件82、83为扣锁状态时,左、右扶手段811、812连接成一体;当所述连接组件82、83解除扣锁时,可随同左、右扶手段811、812一起绕支点连接座85朝外水平回转形成一开口,以便将婴儿安放在椅座上。
目前市场上一种婴儿车可配合提篮式婴儿汽车椅使用,其中婴儿车主体的座椅部分可放置婴儿汽车座椅,当不需使用婴儿车时可先将汽车座椅从车架上拆卸,然后再收合车架成一小体积状态。此种复合型式的婴儿车可满足不同使用场合下承载婴儿的需求。以上所述的两种现有婴儿车结构与功能仍有进一步简化及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构造简化、成本能降低的中间可开合前扶手构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汽车安全座椅固定于婴儿车车架上的中间可开合前扶手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婴儿车的前扶手构造,可旋转地安装在可配合汽车安全座椅使用的婴儿车的二侧车体框架之间,所述前扶手构造包括第一和第二扶手段,一可衔接及固定第一、第二扶手段的联结件,联结件的外周具有一汽车安全座椅定位凸块,此联结件以一滑扣组件与第一扶手段固定连接,且可在一完全脱离第二扶手段的第一位置与一衔接第一和第二扶手段相邻端的第二位置间移动,当联结件滑移至第二位置时,一突出于所述第二扶手段外的弹性挡块会弹卡在一位于联结件上的锁掣孔中而将二扶手段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联结件滑接于第一扶手段并可相对于该第一扶手段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再由第二扶手段的弹性挡块与联结件的锁掣孔相卡接,使得第一、第二扶手段可相对于婴儿车开合或通过联结件相连接,不仅结构上较简化,也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具有中间可开合前扶手构造的现有婴儿车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现有可开合前扶手构造的分解图;
图3是包括本实用新型前扶手构造的婴儿车连同由前扶手构造定位的婴儿安全椅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前扶手构造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汽车安全座椅与本实用新型的前扶手构造配合使用时的婴儿车不完整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扶手构造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当锁套管滑动至锁定位置时的前扶手构造的部分构造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当锁套管滑动至锁定位置时的前扶手构造的部分构造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扶手构造中当锁套管滑动至解除锁定位置时的部分构造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当锁套管滑动至解除锁定位置时的前扶手构造部分构造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扶手枢接座构造示意图;以及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扶手构造由闭合至打开位置变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婴儿车的车体框架包括分别皆呈U形的手推管1、后脚管3和前脚管2,在前、后脚管2、3以及手推管1共同所构成的两侧框体之间设有一对侧扶手4,该侧扶手4平行地组接于前、后脚管2、3的上端连结位置与手推管1之间,前扶手6则是跨接在一对侧扶手4的前端,以作为婴儿车座椅的安全护栏,另外也具有固定汽车座椅的功能,下文中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卷袋机传动装置
- 下一篇:肝脏血流阻断带埋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