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电液体喷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967.5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刚;王如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永刚;王如国 |
主分类号: | B05B5/00 | 分类号: | B05B5/00;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液体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殊喷射或雾化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药液喷洒的静电液体喷雾器。
背景技术
静电喷雾技术是通过电源和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作用,在喷头和待喷洒作物间产生高压的静电场,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药液雾化形成的液滴定向运动,并通过其携带的正电荷吸附在农作物上,完成喷雾喷洒过程。其比利用机械压力驱使药液高压喷出的喷雾方法具有吸附率强、雾化程度高的优点。
虽然高压静电场能对雾化后的药液的喷洒方向有一定的作用力,但是这需要较高的高压静电发射电压。同时在对农田或果树进行喷洒作业时,这种较小喷洒半径的装置无法满足需要。与机械压力喷雾相比,其喷射覆盖率较小,特别是药滴较大时,喷出的药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即浪费了药液,又不能起到喷洒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雾化效果佳、喷洒半径大,能有效果提高喷洒效率和作物吸附率的静电液体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相应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电液体喷雾器,包括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和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上连接水泵和引流管,引流管的另一端连通具有内通道的喷杆,喷杆的末端设置喷头、电机和电机驱动的飞轮,所述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高压发射器和高压发射口位于喷杆内。
所述储液容器的下方设置电源和水泵,水泵与软体引流管相通。
所述电源为可充电池,可充电电池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设置在容器与底座中间位置。
所述喷杆上设置手柄,手柄内设置高压静电发生器,手柄外设置档位开关,所述高压发射口位于喷杆手柄的内通道至喷头口。
所述喷杆的中部连接设置电阻。
所述喷头外设置一壳体,壳体的一端设置电机,喷头的盆口外端设置电机驱动的飞轮,所述电机与飞轮电连接,飞轮外设飞轮农作物保护罩。
所述喷雾器的储液容器为肩背式容器,其外设置背带,储液容器的底部设置底座,底座和储液容器间设置水泵和可充电电源,充电插座、电源开关。储液容器的底部与水泵相连,水泵的出口通过软体引流管连接喷杆,喷杆连接引流管的一端内设置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喷杆内通道设置有内距喷射口,内距喷射口处设置高压静电发射电极,高压静电发射电极与高压静电发射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喷杆的末端设置喷头,喷头的喷射方向上设置飞轮,与其对应的另一方向上设置电机,电机和飞轮与喷头外的壳体固定,所述电机与飞轮电连接。
该静电液体喷雾器通过水泵供给药液以足够喷射压力,同时高压静电发射装置的高压静电发射器使喷洒的药液具备带等同电荷的雾化效果,通过喷头形成高雾化、高出液压力的喷洒效果,有效提高喷洒效率和喷杀的范围。喷雾器可以采用现有肩背式喷雾器的储液容器结构,将水泵和电源设置在储液容器的下方,在喷杆内可以设置高压发射口或内距喷头,产生静电效应,然后由喷杆头部连接的喷头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静电液体喷雾器结构合理、降低农主成本、便于携带作业,能有效改善雾滴群在目标上的附着率,并提供喷雾滴以足够的动力,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减轻了污染和药液浪费,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该静电液体喷雾器主要由储液容器1、水泵4、蓄电池2、喷杆7、高压静电发生器7、喷头64组成,储液容器1为肩背式容器,其外设置背带12,上部设有端盖11,储液容器的底部设置底座3,底座3和储液容器1间设置水泵4和蓄电池2,蓄电池2外壁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2和充电接口21,储液容器的底部与水泵相连,水泵的出口通过软体引流管5连接硬质喷杆6,喷杆连接引流管的一端内设置高压静电发生装置7,其外部为手柄,并设置电阻型档位开关61,喷杆内通道设置有内距喷射口71,内距喷射口处设置高压静电发射器,高压静电发射器与高压静电发射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喷杆的中部连接设置电阻62,喷杆的末端固定设置喷头64,喷头的喷射方向上设置飞轮65,与其对应的另一方向上设置电机63,电机和飞轮与喷头外的壳体固定,所述电机与飞轮电连接,飞轮外设置农作物防护罩防治飞轮伤害农作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永刚;王如国,未经顾永刚;王如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