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扫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663.0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光;李岳兴;刘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扫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扫描仪、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办公装置中且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办公的日常运作中,各种办公影像处理装置,如扫描仪、复印机及传真机等成为必不可少的办公装置。
请参照图1,其为一种现有的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30的结构示意图。该扫描仪30具有一底盖301及顶盖302,底盖301下方设有第一光学机构5,而在顶盖302上方则设有第二光学机构6。第一光学机构5及第二光学机构6分别具有一壳体51、61,壳体51、61内分别形成一容置空间511、611,以分别容设光学扫描模块52、62。壳体51、61的顶端处开设有一窗口512、612,以供扫描光线通过。在对应于第一光学机构5的壳体51的窗口512处,底盖301上设有玻璃平台53,顶盖302上设有校正白板54,而在对应于第二光学机构6的壳体61的窗口612处,顶盖302上设有玻璃平台63,底盖301上则设有校正白板64。
然而上述现有的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30的两光学机构5、6的玻璃平台53、63均与相应的壳体51、61分离设置,故在后段组装过程中,容易有灰尘掉落于壳体51、61内,这会造成扫描出来的影像产生直条纹。且上述扫描仪30的第一光学机构5及第二光学机构6的校正白板54、64均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顶盖302或底盖301上,使两光学机构5、6所占的左右距离范围较大,无法扫描长度较短的文件,使扫描仪在使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两光学机构5、6的玻璃平台53、63固定在对应的顶盖302或底盖301上,因此使底盖301及顶盖302之间的上下距离固定,从而仅能扫描一定厚度的文件,无法进行上下距离的调整。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能根据待扫描文件纸张的厚度对扫描文件通过的扫描仪的光学扫描装置的上下距离进行微调的光学扫描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扫描装置,能使整个光学扫描装置不致在组装过程中有灰尘掉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玻璃平台、一光学扫描模块及一校正白板。该壳体内具有一供扫描线通过的窗口;该光学扫描模块安装在壳体内;玻璃平台封闭地固设在壳体上方;校正白板固设在玻璃平台对应于壳体内的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扫描双面待扫描纸张且具有防尘功能及能根据扫描文件的不同厚度对扫描文件通过的扫描仪的光学扫描装置的上下距离进行微调的光学扫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扫描装置,用于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上,包括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和位于第一光学扫描装置上方的第二光学扫描装置,第一光学扫描装置和第二光学扫描装置均具有一壳体、一光学扫描模块、一玻璃平台和一校正白板;一位于相应的壳体上方的承载座,承载座与壳体围成一第一容置室及一位于第一容置室上方的第二容置室,第一容置室与第二容置室相接处具有一供扫描线通过的窗口;光学扫描模块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容置室内;一顶盖盖合在承载座上方;一隔绝材料贴合在承载座与顶盖之间;一弹性组件连接在壳体与顶盖之间;玻璃平台封闭在顶盖上;校正白板固设在相应玻璃平台上且位于相应的第一容置室内;外盖盖合在顶盖上方,并夹固住玻璃平台,两光学扫描装置的外盖相隔一定距离设置,以形成一纸张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光学扫描装置的玻璃平台与壳体先在无尘室内组装成一体后再调整焦距,故可使整个光学扫描装置不致在组装过程中有灰尘掉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具有双面扫描功能的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玻璃平台尚未安装在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扫描动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扫描动作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40扫描仪 20待扫描纸张
1、3第一光学扫描装置 2、4第二光学扫描装置
11、21、31、41壳体 111、211、311、411第一容置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现浇空心楼板
- 下一篇:一种增强锁具防盗功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