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2763.3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伟;廖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F16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平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略同时地解除相距较远的二卡钩的耦合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
背景技术
笔记型电脑本体(下盖)与显示器(上盖)的卡合/开启机构,可举例如图1所示,在上盖上缘左右端附近各设置一卡钩(未图示),以位于下盖边缘中央的横长推入式按钮800操作内藏于下盖体900内的耦合部801,解除与卡钩的卡合。此种卡合/开启机构通常是上述横长推入式按钮800与耦合部801一体地形成,直接连动。如未施力于横长推入式按钮的中央部分(例如施力点偏向横长推入式按钮的左侧或右侧),则靠近施力点侧的耦合部801位移较多而远离施力点侧的耦合部801几乎无位移,造成仅靠近施力点侧的卡钩解除扣合。因此。需按押上述横长推入式按钮800的中央部位,或者,按压上述横长推入式按钮800多次才可解除下盖与上盖的卡合,实为不便。
对于此种推入式按钮的卡合/开启机构有必要进行改良,按压推入式按钮的任意部位皆可略同时的解除左右端的卡钩的耦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略同时地解除相距较远的二卡钩的耦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位于具有可盖合的一盖体与一本体的设备的壳体内,以操作盖体与本体的卡合/开启。其包含一操作件、一平衡杆以及一连动部。操作件随着外力施力的方向,深入壳体地移动。操作件包含一突起,是突向施力的方向。平衡杆是圆杆体曲折而成,包含二轴部以及一偏心部。轴部位于平衡杆二边端,其二轴心线位于相同的延长线上,二轴部转动地枢接于壳体。偏心部位于二轴部之间,相对于轴部偏离一预定距离,其轴心线平行于二轴部的轴心线。偏心部包含与操作件的突起接触的第一偏心部,以及位于第一偏心部旁的第二偏心部。连动部位于壳体与平衡杆之间,包含一推抵部以及二耦合部。推抵部设于连动部,与第二偏心部耦合。二耦合部分别位于连动部地左右二端。
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中,操作件更包含一施力部,突出于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中,操作件的突起是圆弧状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中更包含一弹性体,位于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与壳体之间,弹性施力于操作件、平衡杆、连动部的任一者。
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中,第一偏心部与第二偏心部的偏心距离可为相异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应用本实用新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之后,即可同时地解除相距较远的二卡钩的卡合,不需重复操作解除卡合的动作,使使用者操作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卡合/开启机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一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的笔记型电脑的立体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以及
图4是图3的A-A之间剖面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操作件 101:滑槽
110:施力部 120:突起
200:平衡杆 210:偏心部
211:第一偏心部 212:第二偏心部
220:轴部 300:连动部
301:滑槽 320:推抵部
380:耦合部 400:弹性体
900:壳体 901:突起导引
902:轴承 903:突起导引
904:抵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图2A、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一实施例立体图以及装设本实施例的一笔记型电脑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之间剖面侧视图。如图所示,卡钩连杆平衡连动结构位于壳体900内,包含一操作件100、一平衡杆200以及一连动部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帘式气囊内外一体式拉带
- 下一篇: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综采工作面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