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两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3446.3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猛;江国良;吴永开;余耀民;洪亮;刘添泉;杨敏莉;熊雪贞;王小兰;张淑芳;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陶研所海泰窑炉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景德镇市高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雷 |
地址: | 3333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净化 余热 利用 两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窑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两用装置,该装置适用于蜂窝陶瓷烧成以及工业陶瓷排腊的烟气处理。
背景技术
蜂窝陶瓷、滑石瓷及氧化铝陶瓷在原料制备过程中需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桐油、石蜡等其它填加剂,以增强成型性能,以上的有机物在烧成初期(120-300℃)会分解挥发,排出的有机废气有强烈的刺激性,它严重危及生产人员和周围的环境,而我国目前烧制上述产品的窑炉,绝大部分都未采取烟气净化措施,致使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建立在城区的烧成上述产品的窑炉有些进行了整改,在排烟道内设置了简易的引射式烧嘴对烟气进行二次燃烧。但由于措施不到位,未能组织烟气的有效净化,收效甚微,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烟气因净化效果不理想而污染环境。同时燃烧的高温烟气未能加以利用,既浪费了燃料又未能达到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既可解决蜂窝陶瓷、滑石瓷及工业陶瓷烧成对低温阶段产生的有机废气高效净化问题,又能对排放的废热进行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两用装置,包括一个内部形成长形通道的壳体,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长形通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烟气分流装置、两个焚烧室和多孔陶瓷蓄热体、换热器;在焚烧室的两侧壁上,一高一低、交错地分别布置高速燃气烧嘴。
为了便于对多孔陶瓷蓄热体的位置和方式进行优化,在位于多孔陶瓷蓄热体与换热器之间的壳体上设有调节门。
为了便于调节烟气温度,以免温度过高影响换热器和排烟风机正常工作,在位于多孔陶瓷蓄热体与换热器之间的壳体上还设有掺风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焚烧室交错地设置高速燃气烧嘴,烧嘴喷出的火焰会将分流后的有机废气强烈搅动,达到充分燃烧的效果。焚烧后的烟气经多孔陶瓷蓄热体蓄热和净化,产生较洁净的热烟气,进入换热器中进行热的回收再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不仅具有高效的烟气净化效果,可大大减轻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余热利用率,节能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由耐热、保温材料构成的,其内部形成一个长形通道的壳体9,所述的长形通道一端与有机废气排放烟道联通,另一端与排烟管联通;在所述的长形通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烟气分流装置2、两个焚烧室1和多孔陶瓷蓄热体4、管式对流换热器7。在位于多孔陶瓷蓄热体4与管式对流换热器7之间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调节门5,顶壁上开有掺风口6;在焚烧室1同一横截面的两侧壁上,一高一低、交错地分别布置高速燃气烧嘴3。烟气分流装置2的作用是将来自于产品烧成时的有机废气8分流成多股烟气,输送到高速燃气烧嘴处进行高温燃烧;管式对流换热器7当然也可以以喷流式换热器等其它种类的换热器替换。高温烟气进入换热器7换热降温后,通过排烟机排入大气或作其它用途;吸热升温后的空气,其温度可达300℃以上,可送往烧嘴热风助燃、预热带热风喷射搅拌或送入烘房干燥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陶研所海泰窑炉开发中心,未经江西省陶研所海泰窑炉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广播采集播放系统
- 下一篇:电梯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