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管平边连接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3530.5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庞舜源;庞铭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舜源;庞铭德 |
主分类号: | F16L19/028 | 分类号: | F16L19/028;F16L19/0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平边连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管道输送连接的领域,特别是可用于温高较高、压力较大的流体输送连接管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属管道连接方式,为达到连接牢固,不渗漏的目的,多采用管体外部密封连接做法,即在管端外径开螺纹牙,由于铰螺纹牙有一定的深度要求,生产管材的壁厚就需要为加螺纹牙预留余量,致使管材的整体壁厚大大高于实际流体压力所设定的尺寸,采用传统的管口对接焊方式时,焊接过程中有残留物藏在管体内,影响流体输送,并且焊接时技术要求高,检验管道时不可拆,正是由于上连接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管材、管件的金属材料大量浪费,生产成本偏高。目前,较流行的方式是管端扩压成型凸环,既不损害管体,又可大量节约金属材料,已在普通民用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凸环管与管件密封连接处存在一定长度的接缝,容易积聚残留物,且无法适应高温环境,因此在医疗、食品生产等卫生要求严格的领域仍无法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技术密封连接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可减少管件整体壁厚,不易积藏污垢,密封性能好,可承受较高工作温度和压力,又易于连接施工的一种金属管平边连接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属管平边连接管件,包括有管体、管接头、对应可相互螺纹紧固连接的螺帽和顶套,管体和管接头的端口均直接通过滚压拉伸而外翻有平口的外缘,螺帽和顶套分别套扣于管接头和管体的平口外缘背后,管体和管接头的平口外缘之间设有密封垫圈,顶套旋入螺帽收紧,管体与管接头的平口外缘受压力相向夹紧密封垫圈形成密封连接。进一步地,为方便对接、定位,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螺帽可焊固于管接头的端口上,螺帽内底面紧贴管接头的平口外缘。又或者螺帽与管接头由金属一体成型为带内螺纹接口的管接头,管接头的内螺纹底面是一个正好可容纳密封垫圈及管体平口外缘的阶梯孔。为防止管体内流体的积聚、藏污,密封垫圈的内径与管体的内径、管接头的内径一致。为实现不同条件下的硬密封或软密封,密封垫圈可采用软金属垫圈或橡胶垫圈、塑料垫圈。为保证连接的强度及密封的可靠性,外翻平口外缘的外翻宽度为1.5-10mm。
这样的结构,具有明显的优点:
1、管体无须进行损伤性加工,只须连接前进行端口翻成平口外缘即可,确保管体薄壁,节省材料;
2、管体与管接头的连接处间隙小,过渡平滑,不易积污、藏垢,符合医疗、食品生产上输送连接的卫生要求;
3、采用软金属垫圈密封连接时,管件在工作环境300℃以上的高温能保持良好密封;
4、施工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装拆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的连接管件主要由均是不锈钢材质的管接头1,管体2、带有内螺纹的螺帽3、带有外螺纹的顶套4以及紫铜密封垫圈5构成,管接头1为90°的弯管,其端口直接由成型工具通过滚压拉伸翻边成型有平口外缘11,螺帽3上有与平口外缘11对应的阶梯孔31,且螺帽3套于管接头1平口外缘11的背后;管体2的端口直接由成型工具通过滚压拉伸翻边成型有平口外缘21,顶套4则套于管体2平口外缘21的背后。顶套4和螺帽3相互螺纹旋接紧固。
管体2与管接头1连接装嵌时,管接头1的平口外缘11扣套于螺帽3的阶梯孔31内,先放入内径与管接头1内径一致的紫铜密封垫圈5,使密封垫圈5贴于平口外缘11表面,顶套4连同管体2的平口外缘21一起旋插入螺帽3内,此时,顶套4推压管体2的平口外缘21,压紧密封垫圈5,同时螺帽3的阶梯孔31也推压管接头1的平口外缘11,也反向压紧密垫圈5,从而两平口外缘11、21相向夹紧密封垫圈5,形成牢固的密封连接。
当然,密封垫圈5除了采用紫铜类软金属垫圈实现管件之间的硬密封连接外;也可采用橡胶、塑料密封圈,实现管件之间的软密封连接;也可同时组合使用金属和非金属两种垫圈密封连接。管体2和管接头1端口的平口外缘11、21的外翻宽度,根据管件口径的大小,在1.5-10mm为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螺帽与管接头可由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为带内螺纹接口的管接头6,管接头6的内螺纹底面是一个正好可容纳密封垫圈5和管体平口外缘21的阶梯孔61,密封连接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省却了管接头的端口翻边操作,管接头的外翻平口外缘由阶梯孔61端面替代。此外,管接头除上述90°弯管外,还可用常见的直能管、三通管、四通管、弯道异径管等管件替换。
当然,这里仅列举了两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它等同、类同的构造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舜源;庞铭德,未经庞舜源;庞铭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鼠断尾取血固定装置
- 下一篇:薄壁金属管外翻平边连接管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