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扶式汽油机耕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3903.9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黎建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建正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A0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廷良 |
地址: | 537700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扶 汽油机 耕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型耕田机,尤其是一种小型的多功能手扶式汽油机耕田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耕田机使用柴油机提供动力,但柴油机重量较大,致使耕田机结构复杂,比较笨重,转弯不够灵活,难于在路途陡峭、耕田窄小的山区农村中搬运和使用;并且功能单一,耕作效率较慢,油耗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扶式汽油机耕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笨重,转弯不够灵活,难于在路途陡峭、耕田窄小的山区农村中搬运和使用;功能单一,耕作效率较慢,油耗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扶手架、汽油机、变速箱、传动箱、链传动机构、支架和主耕具,扶手架与传动箱的上部后侧连接,汽油机和变速箱为一体结构并安装在传动箱的上部,在汽油机和变速箱之间安装有离合器,在传动箱的下端装有圆周带齿的主耕具;主耕具的转轴通过安装在传动箱内链传动机构与所述的变速箱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扶手架的两个手扶把上装有调节油门的装置和控制离合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汽油机提供动力和手扶架把行走操作,使整台耕田机的重量减轻、易转弯,即使是陡峭的山路或窄小的田地上也可很方便的搬运和耕作,提高了耕田机的可操作性,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速度和耕作深浅,节约了用油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多功能。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对促进山区农村农业机械化普及和农村传统的耕作方式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单一功能的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油箱,3.油箱支架,4.滤清器,5.化油器,6.汽油机,7.变速箱,8.单链条,9.单链轮,10.链顶,11.双链条,12.双链轮,13.下轴承座,14.耕具,15.支架,16.传动箱,17.扇形调节板,18.扶手架,19.手油门座,20.离合手柄,21.上轴承座,22.电门锁,23.挡位显示器,24.抽水机,25.副耕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包括扶手架18、汽油机6、变速箱7、传动箱16、链传动机构、支架15和主耕具14,扶手架18与传动箱16的上部后侧连接,汽油机6和变速箱7为一体结构并安装在传动箱16的上部,在汽油机6和变速箱7之间安装有离合器,在传动箱16的下端装有圆周带齿的主耕具14;主耕具14的转轴通过安装在传动箱16内链传动机构与所述的变速箱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扶手架18的两个手扶把上装有调节油门的装置和控制离合器的装置。主耕具14为轮式结构,轮缘外沿设有径向齿。
汽油机6和变速箱7使用带离合器的摩托车汽油机和变速箱,为一体化发动机。在汽油机6上安装有带油门的化油器5和空气滤清器4。在汽油机6和变速箱7之间的联接处设置了离合器,根据实际使用的效果,70CC的发动机即可满足使用要求。两级变速传动机构使用一组摩托车单链轮9、单链条8,另一组使用方向式拖拉机变速箱双排链轮12、双排链条11。传动箱16使用条形方管制作而成,调节链条松紧的链顶10用螺丝固定在传动箱16上。上轴承座21、下轴承座13用螺丝连接在传动箱16上下两端。主耕具14使用正反螺丝、螺母固定连接在传动箱的下轴承座13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换挂犁、耙等不同的耕具。变速箱7的输出端经过二级变速,带动主耕具14转动,驱动本实用新型行走和耕作。支架15焊接在传动箱16下部后侧,扇形调节板17前端与传动箱16的上部焊接。扶手架18使用铁管焊接而成,其前端用螺丝铰连扇形调节板17上,在该扇形调节板17的后部设有数个定位孔,每一该定位孔位于以扶手架18前端的铰连轴为圆心的圆弧上,扶手架18通过螺栓与扇形调节板17上的某一定位孔固定,可以调节扶手的高低。
扶手架18在右边上安装有通过油门线调整油门的油门座19,在左边下安装有通过离合线控制离合的离合手柄20。将油门线和离合线分别与化油器5和离合器连接,即可在扶手架18上对油门和离合器进行控制,起动电门锁22和档位显示23。在发动机油箱架3上固定有冷却发动机水箱1和提供燃料的油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建正,未经黎建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空间区域内电子鼻的布局方法
- 下一篇:湿度指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