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反光电子车牌读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3994.6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胜吉;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胜吉;张志刚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反光 电子 车牌 读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颗粒反光电子车牌读取器,特别是一种具有符合EPCClass1超高频UHF规格的RFID电子车牌读取器,以及具有高频HF13.56MHZ的非接触式身份辨号的读取器。
背景技术
在无线技术与因特网应用尚未发达的过去,政府行政管理机关普遍以发放各式车牌的方式,纪录如人员、车辆、住处或产品的管理信息,通过车牌管理数据库,让车牌与管理信息有结合的依据,方便被管理的对象不必携带这些管理信息。
行政执法机构如警政公安单位,在日常任务执勤上,常发生人员须从车牌管理数据库查询特定的管理资料内容,才能做后续工作的处理,而往往在外勤任务上不便使用车牌管理数据库,处理方式是先记录一定数量的车牌,等可以使用车牌管理数据库,再将记录下的车牌逐一输入到车牌管理数据库,再把管理信息内容调阅出来,在这过程中所耗费掉的时间是难以估算,常常让事态因此而耽搁、延误,影响行政管理效率甚巨。
虽然条形码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政府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上,但条形码储存数据的容量小,能记载的管理数据有限,加上条形码一旦发生污秽或损伤将无法让条形码机读取的缺点,反而不能减轻任务执勤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条形码系统没有广泛被应用在各样车牌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是利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辨识为基础,发展出一种非接触式读取数据装置,而常见在便利超商的条形码机,是属于一种接触式读取数据装置,条形码机扫描必须在近距离环境下,从条形码得到一组反射光讯号,此反射光讯号经条形码机译码后还原为相应的文数字,再传入显示屏上,以便使用者阅读。上述过的RFID无线辨识技术并没有近距离读取限制,其技术发展时间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IFF)时期,英军用在分辨飞机所属阵营,当时所使用的技术类似在现今已经使用的主动式RFID无线辨识标签设计,将RFID无线辨识装设在英军飞机上,在肉眼可辨识范围以外的距离,通过雷达发射讯号到飞机上的RFID无线辨识卷标,RFID无线辨识卷标就会发出适时的响应的讯号,以此判断飞机所属阵营。
RFID无线辨识技术是具备无线通讯能力的极小记忆容量的组件,故可通过RFID无线辨识的电子电路而核对储存在内存内的ID,进行各种不同的应用。在概念上和智慧卡、IC卡近似,但储存的容量、外型尺寸却要小很多,且一定得具备无线通讯能力。在称呼上并无统一的名词,如RFID无线辨识标签(RFIDTag)、非接触ID标签(Contactless ID Tag)、RFID无线辨识询答器(RFIDTransponder),这里概以RFID无线辨识标签通称。其晶粒大小约只有2mm直径的芝麻粒大,需再和天线组装成模块,最后依应用的要求而构装成卡片、硬币等各种不同形状,如同IC卡或flash卡一样,RFID无线辨识卷标需要读写装置来从事读取和写入的工作,RFID无线辨识是一种非接触式技术,它并不要求像条形码技术那般,需要近距离与条形码机接触,因此减少了因接触感应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通过前述技术,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解决以往车牌数据储存的缺陷,可在车辆车牌储存还多的数据,并配合其中之一发明人所有的ZL200520090649.3号具有反光颗粒的车牌,以非接触式方式方便进行数据读取,经由长期研发与改良,终能完成本件反光车牌内嵌芯片的数据读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颗粒反光电子车牌读取器,让值勤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从车牌获得所需要的管理信息,缩短后续工作处理所需的时间,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颗粒反光电子车牌读取器,主要是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具有双频读取能力的车辆车牌读取装置,一手持式本机,其具有一内部天线模块,用来读取车牌的数据;一手持式本机,用来显示经基频处理器处理后的资料;一输入模块,用来输入数据;一喇叭模块,用来发出警示声响;一电源模块,以提供电力;以及一内存模块,用来储存数据;一基频处理器,用来处理数据,上述的手持式本机、手持式本机、输入模块、喇叭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内存模块分别与其相连接;一电子连接器接座,提供所述的手持式本机连接,其包括有一外部收发天线,以提供不同频率的数据读取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胜吉;张志刚,未经林胜吉;张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面板
- 下一篇:具有底向内棱镜的多焦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