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结构及具有该发光结构的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608.5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3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蒉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B43K29/10;H01H1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31582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结构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笔领域,尤指一种安装在笔中的发光结构及具有该发光结构的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能够发光的笔,例如,专利号为20052001552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拨钮灯笔,其是通过一个拨钮开关来同时控制前后两个LED灯的发光,结构上很复杂。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85204936披露了一种发光笔,是一种拨动式灯笔,它的导电结构也很复杂且加工精度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发光结构及具有该发光结构的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发光结构包括开关、由所述开关推动的滑块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池、金属弹片和发光管,其中:
所述电池的一极端与所述发光管的同极性的一极端一直保持接触;所述电池的另一极端与所述金属弹片一直保持接触;通常情况下,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发光管的另一极端分开;所述开关推动所述滑块可迫使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发光管的另一极端接触而使所述发光管发光。
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池的电池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发光结构还包括将所述发光组件套在其内的顶帽和在所述顶帽的端部放置的反光圈。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具有该发光结构的笔包括上笔杆发光结构和下笔侧按跳动圆珠笔结构,所述上笔杆发光结构包括上笔杆、开关、由所述开关推动的滑块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池、金属弹片和发光管,其中:
所述电池的一极端与所述发光管的同极性的一极端一直保持接触;所述电池的另一极端与所述金属弹片一直保持接触;通常情况下,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发光管的另一极端分开;所述开关推动所述滑块可迫使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发光管的另一极端接触而使所述发光管发光。
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池的电池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具有发光结构的笔还包括将所述发光组件套在其内的顶帽和在所述顶帽的端部放置的反光圈。
所述开关或者为滑动开关或者为按动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发光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笔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由于发光组件只有电池、金属弹片和发光管组成,结构简单。
其次,将所述发光组件装入到所述顶帽中成为一个整体,即一个模块,再将所述模块装入所述上笔杆中,这样所述顶帽与所述上笔杆就构成可插拔式结构,当需要更换电池时,只需将所述顶帽拔出后,即可取出发光组件来更换电池,更换完成后再重新装入,使得本实用新型发光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笔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发光结构的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笔的分解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结构包括开关18、由所述开关18推动的滑块17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池12、金属弹片13和发光管14,其中:
所述电池12的一极端与所述发光管14的同极性的一极端一直保持接触;所述电池12的另一极端与所述金属弹片13一直保持接触;通常情况下,所述金属弹片13与所述发光管14的另一极端分开;所述开关18推动所述滑块17可迫使所述金属弹片13与所述发光管14的另一极端接触而使所述发光管14发光。
由上述可知,发光管14的正极脚14B(或者负极)与电池12的正极(或者负极)始终保持接触,金属弹片13与电池12的负极(或者正极)始终保持接触,在正常状态下,金属弹片13与发光管14的负极脚14A(或者正极)分开;在初始状态下滑块17的斜面17B与金属弹片13的凸点13A不接触,当推动开关18向前移动时,开关18的凸块18A与滑块17的凸块17A配合,滑块17也就同时向前移动,迫使金属弹片13向下弹性变形并接触发光管14的负极脚14A(或者正极),从而使电路导通,发光管14发光;同理当开关18向后移动时,滑块17与金属弹片13不接触,金属弹片13在正常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又恢复原样,与发光管14的负极脚14A(或者正极)分开,从而使电路断开,发光管14不发光。
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池12的电池座1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结构还包括将所述发光组件套在其内的顶帽15和在所述顶帽15的端部放置的反光圈16。因此发光组件与顶帽15成为一个整体,即一个模块,也可称为结构模块化,易于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地图显示器
- 下一篇:动物用逆止人工输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