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散热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4640.3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阮庆源;张昆荣;林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庆源;张昆荣;林国俊 |
主分类号: | H01L23/34 | 分类号: | H01L23/34;H01L23/367;H01L23/427;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散热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置于一设有容置空间的壳体的LED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习用的LED发光模组A20若设置于一设有容置空间的壳体A10内时,大多将该壳体A10上设有LED发光模组A20的位置开设数槽孔A11用以散热,此种方式在实际施行后具以下弊端:
1、习用的LED发光模组A20在作动时,其产生的热量并非是仅仅将该壳体A10上开设数槽孔A11用以散热可以解决的。
2、习用的LED发光模组A20因置于壳体A10内,故若LED发光模组A20无法散热或散热效果不佳,会使整个壳体A10温度上升,甚者,会因壳体A10的温度过高而损坏壳体A10内其他元件。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LED发光模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LED发光模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LED发光模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LED发光模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LED发光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使LED发光模组达到高效率的散热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LED散热模组,其主要包括有一散热鳍片、一热导管、一LED发光模组及一壳体,该散热鳍片的一侧设有嵌插部,用来将散热鳍片嵌插于热导管上,并于散热鳍片的另一侧设有散热部,并于散热部上开设有复数个透孔,且该透孔的大小是由散热鳍片的嵌插部向另一侧递增,而该热导管则设有一平贴部,用以贴合于LED发光模组,该壳体内则设有用以设置散热鳍片、热导管及LED发光模组的容置空间,并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的单面或复数面上,开设数个用以帮助散热鳍片发散热量的贯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LED散热模组,其中所述的热导管可设为各种可与壳体的容置空间相配合的外型。
前述的LED散热模组,其中所述的散热鳍片可依与热导管的配合设为各种几何形状。
前述的LED散热模组,其中所述的透孔的大小可均按同一尺寸开设。
前述的LED散热模组,其中所述的壳体可为液晶显示器的外壳。
前述的LED散热模组,其中所述的壳体可为显示器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散热模组,其主要包括有一散热鳍片、一热导管、一LED发光模组及一壳体,其中,该散热鳍片的一侧设有嵌插部,用以嵌插于热导管上,并于散热鳍片的另一侧设有散热部,而热导管则设有一平贴部,用以贴合于LED发光模组,而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模组,是将LED发光模组设置于数个嵌插有散热鳍片的热导管之上,以增加LED发光模组的热传导效率,再将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模组置于一设有容置空间的壳体内,使得该LED发光模组即使置于该壳体内使用,亦可快速的将热量经由热导管传递至散热鳍片而发散出去,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LED发光模组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另一实施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另一实施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又一实施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又一实施的立体组合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的再一实施的立体组合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庆源;张昆荣;林国俊,未经阮庆源;张昆荣;林国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4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巡检器
- 下一篇:侧流式水轮机的结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