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双稳态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089.4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原 |
主分类号: | H03K17/56 | 分类号: | H03K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双稳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开关电路,特别是直流双稳态电路。
背景技术:
双稳态电路使人们常用的一种电路,常被用于各种电路中作为单键控制开关,目前,人们常用的双稳态电路是用两只晶体三极管加两只电容器等元件结构组成的只有截止和饱和两种工作状态的电路,需要一定幅度的微分电压触发才能使电路翻转。在实践中,当需要控制小信号输入的直流开关电路时,通常用运算放大电路或晶体管电路将信号放大、倒相,再去触发双稳态电路来完成开关控制。存在的问题是: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电路因工作在放大状态,工作不稳定、精确度不高、易受温度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双稳态电路,工作稳定,精度高,不受环境影响,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直流双稳态电路组成包括两个三极管、状态电阻,两个三极管前后布置,前一个三极管的ce极与后一个三极管的be极并联,然后串接状态电阻。
本实用新型组成中还有负载偏流电阻、测试电阻、调压电阻和负载电阻。在前一个三极管的c级和后一个三极管的b级上连接负载偏流电阻,该电阻既是前一个三极管的负载电阻,又是后一个三极管的偏流电阻;在前一个三极管的b级上串接测试电阻和调压电阻,调压电阻是可调电阻,后一个三极管的c极连接负载电阻。
晶体三极管饱和时c-e极结电压小于它截止时b-e极结电压,利用晶体管的这一特点,本实用新型前一只三极管的ce极并联在后一只三极管的be极上,这样,前三极管饱和后三极管一定截止。前三极管截止,后三极管饱和由偏流电阻完成。加之状态电阻的配合,使两只晶体三极管在输入特性曲线斜率很陡的一点形成正激励,组成相互快速促进变化的跳变电路。以前三级管、后三极管、和状态电阻为主组成直流双稳态电路。当输入电压上升到达要求值时,前三级管快速进入饱和区,后三极管快速进入截止区。当输入电压下降至要求值时,前三级管快速进入截止区,后三极管快速进入饱和区。前三级管发射极电阻连接的状态电阻补偿前三极管和后三极管翻转时晶体管从截止到饱和之间的结电压,使得前三级管和后三极管工作在输入曲线斜率很陡处,以使两三极管相互正激励快速翻转。
采用本实用新型,利用晶体管be结和ce结相并联加之状态电阻上的电压补偿的结构完成了可靠的开关控制,电路没有放大区,只有截止和饱和两种状态。它可在任何一点电压平滑开关电路,电路不需要较大的触发电流,电路的输入截止或饱和电流仅十几微安,翻转电流差仅几个微安。|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精确度高、调试容易、安装方便、故障率低、维护容易等特点。本实用新型集直流放大与开关于一体,适应性广,可用于较小输入信号的直流电子开关产品,例如超声波液位开关、电磁流量开关等仪器仪表的控制和其它电子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制作成直流开关集成芯片,供各行业控制直流开关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一个三极管 1、后一个三极管 2、状态电阻 3、负载偏流电阻 4、测试电阻 5、调压电阻 6、负载电阻 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例中,直流双稳态电路组成包括两个三极管1和2、状态电阻3,两个三极管前后布置,前一个三极管1的ce极与后一个三极管2的be极并联,然后串接状态电阻3。在前一个三极管1的c级和后一个三极管2的b级上连接负载偏流电阻4,该电阻既是前一个三极管1的负载电阻,又是后一个三极管2的偏流电阻;在前一个三极管的b级上串接测试电阻5和调压电阻6,调压电阻是可调电阻,后一个三极管的c极连接负载电阻7。当输入电压上升到达要求值时,前三级管1快速进入饱和区,后三极管2快速进入截止区。当输入电压下降至要求值时,前三级管1快速进入截止区,后三极管2快速进入饱和区。前三级管发射极电阻连接的状态电阻3补偿前三极管和后三极管翻转时晶体管从截止到饱和之间的结电压,使得前三级管1和后三极管2工作在输入曲线斜率很陡处,以使两三极管相互正激励快速翻转。本实用新型电路没有放大区,只有截止和饱和两种状态。它可在任何一点电压平滑开关电路,电路不需要较大的触发电流,电路的输入截止或饱和电流仅十几微安,翻转电流差仅几个微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原,未经田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线电视网络自动供电智能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硬盘录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