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5569.0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6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建伟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F16L9/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611200四川省崇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塑料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复合管,特别涉及一种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属于管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型塑料管材,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压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成为以塑代钢的理想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性能优异的塑料管材的需求量正急剧上升;在冷热给水管道中,新型塑料管材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如PE-RT(耐热聚乙烯)、PE(聚乙烯)、PP-R(无轨共聚聚丙烯)等管材,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新型塑料管材。但是这些塑料管材均是单一纯塑料结构,潜在材料特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还未得到充分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其包括一管状塑料层,所述管状塑料层内设缠绕层,所述缠绕层为一条高强度丝缠绕在管状塑料层中,或两条高强度丝交叉缠绕在管状塑料层中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缠绕层的缠绕螺距为高强度丝的直径值至10mm。
优选地,所述缠绕层的材料为金属丝、带刺金属丝或高强度合成纤维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以塑料(PE-RT、PE或者PP-R)为主体材料,在塑料层中嵌夹缠绕层,缠绕层由金属丝,带刺金属丝或合成纤维等高强度材料在塑料层中缠绕而形成;管状塑料层中处于缠绕层内外两侧的部分,通过缠绕层螺距之间的空隙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塑料层中嵌夹一层高强度丝为骨架的结构,从而使得管状塑料层和缠绕层连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于缠绕层起到骨架的作用,加上塑料材料自身的特性,使管材的各项机械性能大幅提高,大大增加了管材的强度;又由于缠绕层由一根或二根丝制成,整个生产工艺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用于解决现有单一塑料管不能充分推广应用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由管状塑料层1(PE-RT、PE或者PP-R)和缠绕层2组成,所述缠绕层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丝、带刺金属丝或高强度合成纤维等高强度材料;根据使用场合对管材强度的不同要求,缠绕层2中的每根金属丝或高强度合成纤维之间缠绕的螺距为一根金属丝或高强度合成纤维的直径值至10mm。
这种螺距值的设定,保证缠绕层2具有足够的密度以形成足够的强度,在塑料复合管中起到骨架的作用;同时,又使得管状塑料层1中处于缠绕层2内外两侧的部分(称为内层塑料和外层塑料),通过缠绕层2螺距之间的空隙相互连接,形成塑料层的整体结构中嵌夹一层高强度丝为骨架的结构,从而使得管状塑料层1和缠绕层2连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大增加了管材的强度。
如图2所示,缠绕层由一条高强度丝缠绕而成。
如图3所示,缠绕层由二条高强度丝正交(交叉)缠绕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可以是由内层塑料先挤出,然后缠绕金属丝或高强度合成纤维,再挤出外层塑料覆盖;也可以是内外层塑料和缠绕层一起共挤而成。
本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管和管件的连接方法和当前PE-RT管、PE管和PP-R管的连接方法完全相同。
由于本实用新型带缠绕层的塑料复合管,具有耐热、耐压、耐腐蚀的机械性能,并且管材内孔光亮,具有极高的自润滑性和抗结垢性,可广泛使用于石油行业的掺水管、注水管、回水管及拌热管、油管、油/气输送管;化工行业的热交换器、加热器、介质输送、污水处理、排风/排烟等管道系统,以及市政建筑行业的给排水管道,热水采暖管道等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建伟,未经叶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5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码设备
- 下一篇:一种AVR数控无触点通用节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