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离合装置的电锤与电铲两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6081.X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7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军 |
主分类号: | B25D17/10 | 分类号: | B25D17/10;B25D16/00;B25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45000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安全 离合 装置 电锤 电铲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安全离合装置的电锤与电铲两用机。
背景技术
电锤广泛应用于砖、石、混凝土等脆性材料上钻孔之用,当这些材料内部有孔洞,混凝土内有钢筋时,在钻孔过程中,钻头碰到这些硬物,很容易被卡住,这时对钻头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该巨大的反作用力使操作者承受不了,更使操作者易被扭伤。若在高空作业,很容易造成人员和电锤的坠落事故,现有的离合器结构过于简单,工作效果很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传递给操作者的最大扭力反应,保证操作者安全的具有安全离合装置的电锤与电铲两用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安全离合装置的电锤与电铲两用机,包括汽缸、齿轮减速箱、电机、分离装置和凿击执行装置,还包括安全离合装置,所述安全离合装置包括卡簧、垫圈、压力弹簧、分离套、大套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大伞齿轮,上述部件从左至右依次套设在所述汽缸上,分离套内壁与汽缸通过平键滑动连接,右端凸部与大套分离爪内部啮合,大套的右端与大伞齿轮啮合,所述安全离合装置设置在齿轮减速箱内。
所述卡簧、压力弹簧和分离套设置在套体的内部。
所述分离套端面上沿周向分段的设置有斜坡或弧面形状的凸起,所述大套上对应设置有凹槽,分离套和大套通过所述凸起和凹槽形成的凹凸的结合部啮合。
所述汽缸上设置有突起的平键,所述分离套上设置有键槽,所述平键插设在所述键槽内。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离合分离器,齿轮减速箱的上端面设有圆孔,离合分离器底部铰接有分离爪,所述分离爪通过上述圆孔插入到齿轮减速箱内;
上述大套的套体的右侧设有止动台阶,台阶上设有弧形止动槽,它距离大套最右端具有一定的长度,上述分离爪悬设在其上方,汽缸上大套左侧设有推力弹簧。
所述凿击执行装置包括一级齿轮,偏心轴、连接杆、活塞、冲击复锤和冲击子,一级齿轮连接电机,所述齿轮减速箱上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圆孔,偏心轴通过第二圆孔插设在齿轮减速箱内,下端装有一级齿轮,上端的小轴轴向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活塞,活塞另一端依次连接上述冲击复锤和冲击子,所述活塞、冲击复锤和冲击子设置在汽缸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具有安全离合装置的电锤与电铲两用机,包括汽缸、齿轮减速箱、电机、分离装置和凿击执行装置,还包括安全离合装置,所述安全离合装置包括卡簧、垫圈、压力弹簧、分离套、大套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大伞齿轮,上述部件从左至右依次套设在所述汽缸上,分离套内壁与汽缸通过平键滑动连接,右端凸部与大套分离爪内凹槽啮合,大套的右端与大伞齿轮啮合,所述安全离合装置设置在齿轮减速箱内。当钻头受到巨大的反作用力的时候,分离套与大套分开,降低了钻头突然过载传送操作者的最大扭力反应,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尤其是对于高空作业的人员,更是防止了人员在受到巨大的反作用力后造成坠落或电锤的坠落伤及其他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离合装置的电锤与电铲两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离套、大套、大伞齿轮以及离合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安全离合装置的电锤与电铲两用机,包括汽缸100、齿轮减速箱101和安全离合装置,所述安全离合装置包括卡簧200、垫圈203C、压力弹簧201、分离套202、大套203以及大伞齿轮204,上述安全离合的组成部件从左至右依次套设在所述汽缸100上。上述图2仅是为了说明结构关系,因此仅示出了大套203以及大伞齿轮204上均具有一个凹槽的情况。所述卡簧200、垫圈203C、压力弹簧201,分离套202均套设在大套203套体里,此种连锁套式大大节省了空间,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分离套202内壁上设置有键槽,汽缸对应部位设置有突起的平键100a,分离套202和汽缸100通过平键100a和键滑动连接。平键完全嵌合在键槽202b内的固定方式节省了空间,相对减小了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军,未经刘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6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灯笼丝驳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二次光重组的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