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头防技术开启的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6214.3 | 申请日: | 200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7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文 |
主分类号: | E05B27/10 | 分类号: | E05B27/10;E0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000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头 技术 开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锁具锁头防技术开启的机构.属五金锁 具制造业.
技术背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广大用户所使用的锁具大多数都有安 全隐患,即在非暴力开启的情况下,除开锁体的设计结构有问题外,基本上 都能用技术开启的方法(即:用专用的工具去拨锁头内弹子)将锁头拨开.而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锁头防技术开启的机构来 解决这个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头防技术开启的机构. 该机构包括:保险弹子3.杯形弹子4.及盲孔(钥匙17上一个以上的盲 孔)7.它改变了锁头内弹子呈直线上升运动,而致使锁芯内弹子上升至与 锁芯表面平齐,就可将锁头打开的传统形式.因保险弹子被拨起,就已将锁 头锁闭.不但不能打开锁头,反而还将其锁闭.而是只要有异物(专用工具) 去拨锁头内弹子,必将首先将安装在第一个弹子位的保险弹子拨起,才能更 进入到里面的弹子而即已将保险弹子拨起,就是将里面的弹子拨到位也无 济于事,.更何况将同一机构在同一锁头内从第一个弹子位16进去2个以 上的弹子位再装一个,盲孔钥匙上再加一个盲孔,更是双重保险.如图四所 示.
工作原理1:
当将保险弹子3.杯形弹子4.弹簧5.封口珠6分别装入到锁芯体弹 子孔11和锁芯弹子孔12中后(如图1所示).保险弹子3受弹簧5的弹力 影响下落,其尖头部14(参看图七)接触到锁芯槽13的底部,此时,已处在 锁芯弹子孔12中的保险弹子3的平头部15与锁芯表面10平齐,使锁芯2 可以在锁芯体1内孔里自由转动,此时锁头处于开启状态,当有异物9(专用 工具)进入锁芯2槽内去拨动弹子时,必须将前面的保险弹子呈直线向上拨 起,其保险弹子3平头部15就会进入到锁芯弹子孔11中,此时保险弹子3 有一部分进入锁芯体弹子孔11中,有一部分在锁芯弹子孔12中,锁芯2 不能在锁芯体1内孔里转动,此时锁头处于锁闭状态.(如图3所示).
工作原理2:
当保险弹子3被向上拨起时,同时带动杯形弹子4压缩弹簧5向上运 动,由于锁芯体弹子孔11的高度空间有限,必须采用杯形弹子4的形状(参 看图六)来使弹簧5落入杯形弹子4中,来弥补高度空间不足,(如图1所示)
工作原理3:
当盲孔(钥匙上一个以上的盲孔)7(参看图五)插入锁芯2槽中,刚开 始插入时,保险弹子3会上升成锁闭状态.当盲孔7完全插到位时(参看图 二),保险弹子3会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通过杯形弹子4下落到盲孔最薄 处8(参看图五)(如图1所示).此时又回到开启状态(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一)设计独特.结构合理.(二)在大大 提高锁具的保险系数的前提下,且制作容易,装配方便.(三)由于该实用新 型防技术开启的保险系数高,预计在同行业中将独占一席之地.
附图说明:
下面结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一为本实用新型锁头各零件组装部分剖视,主视图.
附图二为本实用新型盲孔(钥匙)插入锁芯槽后的保险弹子开启状态剖视, 主视图
附图三为本实用新型异物插入锁芯槽后的保险弹子锁闭状态剖视,主视图.
附图四为本实用新型双重保险效果图.
附图五为本实用新型盲孔(钥匙上一个以上的盲孔)的剖视,俯视图.
附图六为本实用新型杯形弹子剖视图.
附图七为本实用新型保险弹子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文,未经凌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6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家具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湿法生产磁钢成型制品的方法及其成型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