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6309.5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3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裕;陈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5 | 分类号: | H01R13/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连结 释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笔记型电脑等设备的效能扩充平台,可使连接器沉入效能扩充平台壳体内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
背景技术
以笔记型电脑为例,为能轻巧地携带外出进行简易的作业,在返回工作岗位时又可进行运转负载较高的作业,部分的笔记型电脑包含效能扩充平台的设计,外出时仅携带笔记型电脑,在返回工作岗位时将笔记型电脑与效能扩充平台连结,提高笔记型电脑的作业效能。
为便于携带,笔记型电脑上设置凹陷的母头连接器。而效能扩充平台上设置突出于壳体状态的公头连接器。利用此种连接器连接笔记型电脑与效能扩充平台时,如未对齐相对应的位置即施力强制使连接器结合,可能会使笔记型电脑及/或效能扩充平台受到应力冲击,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使位于效能扩充平台的连接器可沉入效能扩充平台的壳体内,在连结时再使连接器突出壳体,避免笔记型电脑与效能扩充平台连接时受到应力冲击,发生损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位于与一设备连接的另一设备的壳体内,包含一压抵部、一臂体以及一连接器。压抵部包含突出壳体,随着外力施力的方向,沉入壳体地移动的一滑移件、以及位于滑移件与壳体之间,弹性施力使滑移件突出壳体的一第一弹性体。臂体包含耦合于该壳体的预定位置的一支点、位于支点的一侧,与滑移件接触的一受力臂、以及位于支点的另一侧的一抗力臂。连接器与抗力臂接触。受力臂受到滑移件的压抵时,臂体以支点为轴转动,以抗力臂将连接器顶起突出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中更包含一第二弹性体,位于连接器与壳体之间,使连接器向沉入壳体内的方向,弹性施力于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中,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的绝对合力以大于设备的重量加上连接器分离时的摩擦力为较佳。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中,压抵部更包含立于壳体的一定位销,滑移件及/或第一弹性体套于定位销,以限制其移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中,滑移件更包含一对位部,位于滑移件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中更包含一抵止释放部,其包含一抵止件、一释放件以及一第三弹性体。抵止件位于连接器侧边,在连接器突出壳体时抵止连接器。释放件耦合于抵止件。第三弹性体耦合于释放件与壳体之间,使抵止件向抵止连接器的方向,弹性施力于释放件。当对抗第三弹性体的弹力施力在释放件时,抵止件即离开抵止连接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后,可使位于效能扩充平台的连接器可沉入效能扩充平台的壳体内,避免笔记型电脑与效能扩充平台连接时受到应力冲击,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一实施例,连接器沉入壳体状态的剖面前视图;
图2是图1的重点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一实施例,连接器突出壳体状态的剖面前视图;以及
图4是图3的重点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压抵部 110:定位销
120:滑移件 121:对位部
130:第一弹性体 200:臂体
210:支点 220:受力臂
230:抗力臂 300:连接器
310:第二弹性体 400:抵止释放部
410:抵止件 420:第三弹性体
430:释放件
900:壳体 909:设备(笔记型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一实施例,连接器沉入壳体状态的剖面前视图,图2是图1的重点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一实施例,连接器突出壳体状态的剖面前视图,图4是图3的重点俯视图。如图所示,连接器连结释放结构位于一设备(例如笔记型电脑)909的效能扩充平台的壳体900内,包含二压抵部100、二臂体200以及一连接器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6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