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防型托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7097.2 | 申请日: | 200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国平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53江苏省徐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防型托辊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防型托辊,属于运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托辊是皮带运输机承载传动的主要部件之一。通常是由专用钢管在其两端安装有轴承和支撑件,再由一根轴固定于架体上,皮带在托辊上作滚动磨擦而工作的,要部件是两端的轴承组件。常用的轴承组件是由迷宫式密封圈来进行密封的,但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因为密封效果不好而使托辊的轴承组件漏油,从而缩短托辊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迷宫式密封防尘、防水性能不好,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水雾等渐渐进入迷宫内,污染润滑油,影响轴承的润滑和运转,致使轴承组件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托辊防尘防水性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防型托辊,它不仅有较好的防尘、防水作用,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一般托辊轴承组件是通过迷宫密封圈来实现密封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因为环境恶劣,使用过程中,外界的灰尘、水汽等通过迷宫密封渐渐侵入托辊内部的轴承和润滑油,而降低密封性能,进而减少托辊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迷宫式密封防尘防水性能不好,灰尘会进入到托辊轴承组件中,从而导致轴承损坏。再之,现有的托辊轴承组件多,装配复杂,精度不高,影响了托辊的旋转阻力等性能指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托辊的非接触式迷宫密封改为接触式唇式密封。主要部件由轴承座、轴承、聚胺脂密封圈、挡盖等构成。在托辊筒体两端装入轴承组件,托辊轴通过两端轴承组件支撑筒体。轴承座内侧空腔装有轴承密封件和挡盖。轴承与密封件接触,并由挡盖压紧在轴承座内,整个组件只有4个部件组成,密封件为聚胺脂材料制成,为圆环形。圆环的两侧平面分别与轴承和挡盖接触,圆环形的外环面与轴承座接触,内圆面设计有三个密封唇与托辊轴接触。三个密封唇之间有空隙,密封唇具有柔软、耐磨性能。盖板外圆侧与轴承座密合,并由轴承座上六个压制的凸突部位卡紧固定在轴承座内,润滑脂装在密封件和轴承之间的空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将非接触式迷宫密封改为接触式唇式密封,提高了防尘防水效果。有效地保护了轴承及润滑油不受污染,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防型托辊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防型托辊密封圈示意图。
图中 1轴承座 2轴承 3密封圈 4挡盖 5托辊轴 6筒体 7润滑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托辊筒体两端焊装有轴承组件,轴承组件由轴承座1、轴承2、聚胺脂密封圈3、挡盖4依次构成,轴承2装配在轴承座1内腔中,聚胺脂密封件3紧靠轴承2,也在轴承座1内腔内,由挡盖3压紧,挡盖3与轴承座1内腔密合接触,并由均布在轴承座1内腔侧壁上的6个凸突点固定,从而使轴承和密封件3在轴承座1内腔内定位。在轴承2和密封件3之间的空腔处,注有润滑脂油7,供轴承2润滑和密封圈3的唇润滑。密封件3为圆环形,外环一侧与轴承2接触,一侧与端盖3接触,并压紧,起到轴承2在轴承座1内腔定位作用。密封圈3内环内侧设计有三道薄薄唇,与托辊轴5接触,并由润滑油7润滑。薄唇与托辊轴5始终接触,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描述如下:托辊轴5装入托辊筒体6内,在其两端相向分别装有轴承组件,由可自动调心的自动弧焊机将轴承组件的外圆与筒体自动对中后焊接在轴承组件,轴承座内腔分别依次装入轴承密封圈、润滑油、挡盖,并用压力机冲压出六个凸突点,用以固定各部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国平,未经曹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7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红枣汁恒压流滴器
- 下一篇:一种广口桶封切膜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