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法玻璃高精度横切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7532.1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茆令文;张仰平;丁玉祥;管旭;王川申;尉少坤;夏鹏华;朱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C03B33/03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高精度 横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玻璃带的切割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浮法玻璃横切机,将通过冷端输送辊道上确定位置的玻璃带进行横向切割,由此以达到预定的玻璃板宽规格。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浮法玻璃横切机的切割压力是利用弹簧的拉力进行调节,存在切割压力调节不准确、不能直观的显示当前切割压力的数值,需要通过多次试切进行调整,影响玻璃的切割质量,从而影响玻璃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玻璃带的退火质量发生改变后,也不能根据玻璃带的应力状况及时改变切割压力,从而影响玻璃的切割质量;另外,一般的浮法玻璃横切机切割油采用滴油润滑的形式,不仅切割油的用量比较大,而且造成玻璃板边的油渍污染,影响玻璃板的销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切割质量、减少油渍污染的浮法玻璃高精度横切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玻璃高精度横切机,主要由斜置式切割桥、导轨、伺服驱动装置、切割刀头及刀架、切割压力调节装置、供油润滑系统、安全防护开关、缓冲器、驱动张紧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切割压力调节装置采用通过电流输入的电磁式切割压力调节机构,供油润滑系统采用可提供滴油、喷雾两种供应方式的油气分配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磁式切割压力调节机构由单向节流阀、二位五通电磁阀、气缸、比例电磁铁、直线导轨和弹簧组成,气缸与切割刀头及刀架相连,气缸上设有控制其运动速度的单向节流阀和控制其起落的二位五通电磁阀,气缸下方设有调节切割压力的比例电磁铁,直线导轨上设有滑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油气分配装置包括油路和气路,油路和气路上均设有分别调节油、气通断的二位二通电磁阀,二位二通电磁阀末端设有与其相通的油气混合器。
为克服切割压力调节困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式切割压力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是通过控制输入至切割压力调节机构的电流,从而控制调节机构的输出力(即切割压力),输入电流与输出力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两个物理量,可根据生产中的需要,经过PLC控制,既可人工设定固定的切割压力,也可根据相关的检测设备提供的相关参数,自动调节切割压力,从而提高玻璃的切割质量。
为减小切割油渍对玻璃板的污染,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油气分配装置,本装置采用油气混合的方式输出切割油,可实现滴油润滑切割,也可实现喷雾润滑切割。通过旋钮调节油、气的供给量,控制切割油的用量,在进行喷雾润滑切割时,切割油为雾状喷在玻璃的切割线处,有利于切割油的挥发,减小油渍对玻璃板的污染,切割油的用量也可减小很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玻璃板的切割质量、减小了切割油渍对玻璃板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电磁式切割压力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油气分配装置实施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斜置式切割桥1、导轨2、伺服驱动装置3、切割刀头及刀架4、拖链5、切割压力调节机构6、油气分配装置7、安全防护开关8、缓冲器9、驱动张紧装置10等零部件组成。
当需要对玻璃带进行切割时,伺服驱动装置3带动切割压力调节机构6以及切割刀头及刀架4沿着斜置式切割桥1上的导轨2以与玻璃带的速度相适应的速度运动,切割压力调节机构6动作,使得切割刀头及刀架4上的切割刀落下,以经过PLC控制,通过切割压力调节机构6实施的切割压力在玻璃带的表面划出切痕,同时,油气分配装置7中的油、气以适当的配比量喷涂在玻璃的表面,润滑切割刀、浸润切痕。切割动作完成后,切割刀抬起,伺服驱动装置3带动切割刀头及刀架4沿着斜置式切割桥1上的导轨2反向运动,返回起点位置,准备下一次的切割。当切痕运动至横掰装置处,经过横掰将玻璃带掰断成玻璃板。当切割刀头及刀架4以切割速度切割或以高速返回时,安全防护开关8、缓冲器9等为防止失控而设置的安全防护装置。为了保证切割刀能稳定的运动设置了驱动张紧装置10。相关的控制电缆及油、气管线等铺设在拖链5跟随着切割刀头及刀架4一起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7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用自控温电热管
- 下一篇:平面适形消融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