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用扩张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7534.0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玲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F2/1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76500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陈旧 性下泪小管 断裂 扩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用扩张器。
背景技术
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为眼科外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眼睑内眦部裂伤,由于眼部泪小管解剖、生理特点是泪道通畅的重要部位,目前治疗此类疾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断端的寻找和吻合,最终是在断端置入支撑导管,支撑导管的形态是治疗的关键。传统的治疗导管是未经任何处理过的普通硬膜外导管,置入自下泪小点经泪道至近侧断端、远侧断端、泪囊、鼻泪管,最后到鼻腔,其导管外径只有1mm,拔管后容易断裂、疤痕、挛缩,管腔部纤维组织增生,管腔重新阻塞,致使手术失败,而且拔管后常因吻合口狭窄、堵塞,而出现溢泪等功能障碍,严重时影响眼球的安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患者增加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断裂口处直径增大,起持久支撑和扩张吻合口的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用扩张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用扩张器,包括硬膜外导管,所述硬膜外导管的管体上设有可将下泪小管两断端扩张的凸起。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凸起为安装在所述硬膜外导管内的仿锤形填充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用扩张器,包括硬膜外导管,所述硬膜外导管的管体上设有可将下泪小管两断端扩张的凸起。通过凸起将硬膜外导管的直径增大,可以起到持久支撑和扩张吻合口的作用,有利于泪道的通畅,使管壁内不留或少留疤痕组织,提高治愈率,减轻了重复手术的几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用扩张器,包括硬膜外导管1,所述硬膜外导管1的管体上设有可将下泪小管两断端扩张的凸起2,所述凸起2为安装在所述硬膜外导管1内的仿锤形填充物。
在使用时,首先选用泪点扩大器扩张泪点,用泪道探针尽可能的向断端插入,然后向鼻下方翘起泪道探针,自泪点内侧缘疤痕部斜形向鼻下方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使用时,将硬膜外导管1适度加热,使硬膜外导管1扩张,将凸起2放入管体内,凸起2为与下泪小管大小相适配的两端呈梭形中间水平圆滑过渡的仿锤形填充物,凸起2的水平部位放于两侧泪道断端,尽量使两断端对合,将其缝合,再缝合皮肤,固定凸起2,它对周围组织不构成影响,活动不受限制,并且可以在拔管时随硬膜外导管1一起取出,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起到持久支撑和扩张吻合口的作用,有利于泪道的通畅,使管壁内不留或少留疤痕组织,提高治愈率,减轻了重复手术的几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玲,未经王本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7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