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科用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7640.9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7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智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B19/00;A61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科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放射科用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或检查时,需要患者躺卧于医用平台上,但是,患者在进行治疗或检测时,大都不能自己按照医生的指示整调身体的位置,致使放射治疗效果较差或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医院的放射科需要一种可辅助患者调整身体姿态,以便顺利进行放射治疗或检测的医用平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射科用平台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机体,机体内安装行走电机,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连接,丝杠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上安装连接件,连接件上安装滑套滑套,机体内安装导杆,导杆的外周安装滑套滑套,滑套滑套与小腿托板的一端铰连,小腿托板的另一端与主托板的一端铰连,主托板的另一端与头部托板的一端铰连,头部托板的另一端与机体铰连。
最好基座可由底座、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电动机和铰连座连接构成,底座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的上端穿出与铰连座连接,铰连座与机体铰连。头部托板上安装气垫,气垫内开设气腔,气垫上安装导杆,导杆与气腔联通。主托板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二手臂托板和第一手臂托板,第二手臂托板和第一手臂托板的上端分别与主托板铰连。小腿托板上安装脚踏板,脚踏板位于小腿托板后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放射科用平台,它的平台主要由三块相互铰连的托板连接构成,三块托板在电动机和丝杠螺母机构的带动下可向上折起,辅助患者调整照射姿势;它的基座可完成旋转和倾斜动作,可将患者的姿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滑套向左移动,小腿托板和主托板向上折起的。
图中标号:1-第一铰支座、2-机体、3-气垫、4-头部托板、5-导杆、6-第一手臂托板、7-内腔、8-行走电机、9-主托板、10-小腿托板、11-滑套、12-第二铰支座、13-脚踏板、14-连接件、15-螺母、16-丝杠、17-第二手臂托板、18-底座、19-铰连座、20-转轴、21-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电动机、24-气腔、25-充气嘴、26-颈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放射科用平台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机体2,机体2内安装行走电机8,行走电机8的输出轴与丝杠16连接,丝杠16与螺母15螺纹连接,丝杠16与螺母15构成丝杠螺母结构,可将丝杠16的旋转过动转化成螺母15的往复直线运动,螺母15上安装连接件14,连接件14上安装滑套滑套11,机体2内安装导杆5,导杆5的两端分别与机体2连接,导杆5的外周安装滑套滑套11,滑套滑套11与小腿托板10的一端铰连,小腿托板10的另一端与主托板9的一端铰连,主托板9的另一端与头部托板4的一端铰连,头部托板4的另一端与机体2铰连。当为了放射目的需要将患者的躯干抬起时,可启动行走电机8,行走电机8通过丝杠16、螺母15和连接件14带动小腿托板10移动,由于小腿托板10分别与主托板9和滑套滑套11铰连,因此,小腿托板10和主托板9向上将患者躯干部及大腿抬起,小腿沿小腿托板10向下弯曲。
如图1所示,基座可由底座18、转轴20、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电动机23和铰连座19连接构成,底座18内安装转轴20,转轴20上安装第一锥齿轮21,第一锥齿轮21与第二锥齿轮22啮合,第二锥齿轮22与电动机23的输出轴连接,转轴20的上端穿出与铰连座19连接,铰连座19与机体2铰连。启动电动机23可使机体2转动,利用铰连座19与机体2的铰连结构,可使机体2相对基座倾斜。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便于调整患者头部的角度和位置,可在头部托板4上安装气垫3,气垫3内开设气腔24,气垫3上安装导杆5,导杆5与气腔24联通,医生可通过调节气腔24内的气量调整气垫3的厚度,从而达到调整患者头部位置和角度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便于将患者的手臂伸展开,可在主托板9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二手臂托板17和第一手臂托板6,第二手臂托板17和第一手臂托板6的上端分别与主托板9铰连。
如图1和图2所示,为防止机体2在倾斜时患者由平台上滑下,可在小腿托板10上安装脚踏板13,脚踏板13位于小腿托板10后部,患者躺到平台上后,双脚可踩踏脚踏板13。
为增加人们的舒适感,可在头部托板4上设置颈托板26,颈托板26可增大托板面积,以增加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智,未经王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7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