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套管配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9159.3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7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凯;赵继龙;郭春来;杜琴;刘守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M5/162;A61J3/00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套管 配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套管配药器,为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临床上,溶药、配药时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因药瓶内外压力不平衡,需反复置换气体和药液溶剂,增大了药物污染的机会,增加了护士溶药和配药的劳动强度和时间,操作繁琐,不方便,同时由于注射器多次穿刺瓶塞,增加了药物污染的机会及瓶塞的微粒进入药液的可能性。为此,人们开发了许多配药装置,如一种快速加药稀释配药器,其插针设置两个通道,虽然能保持药瓶内外压力平衡,但是使用和制作都不是很方便,对于临床使用和作为工业化产品的批量生产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套管配药器,结构合理,制作简便,使用操作方便,可在无污染条件下快速配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套管配药器,有插针,插针的针管安装在针座上,其针管内设置有内气管,针管的前端和后部分别设有进气侧针孔和输液侧针孔,内气管的前端与进气侧针孔相适应,针管和内气管之间设有隔离进气侧针孔和输液侧针孔的隔离件,针座上设有气体连接口和液体连接口,针座内的气体通道连通内气管和针座的气体连接口,针座内的液体通道连通针管和内气管之间的空腔以及针座的液体连接口。
针管和内气管可以都使用不锈钢制作,进气和输液都是侧开口,减少穿刺瓶塞时橡胶微粒的脱落,液体连接口设在针管的后部较好,使用时,可紧靠瓶塞向内一面,便于充分抽取药液,不造成药液浪费。
隔离件优选弹性材料制作,如市售的TPE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橡胶等,隔离件的定位可以通过金属套管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内气管的弹性件下方点上粘结胶,粘结胶固化后,对弹性件实现定位。弹性件与针管间可以设计为过盈配合实现密封,也可以设置成过渡配合,然后再密封件上方涂上粘结胶,通过粘结胶在固化过程中的流至过渡配合处实现密封。
将针座的液体连接口设计的位于针座的一端,针座的气体连接口位于针座的一侧,使用方便。
在针座的气体连接口上配装有压盖,压盖内端压装有过滤膜,过滤气体中的微粒。可以将压盖设计的带有扣盖,即当不需要使用气体通道时,使用扣盖将气体通道出口关闭。同理,液体连接口上也可以内嵌药液过滤膜或者另接单独的药液过滤器,实现对配制药液中微粒的过滤。
将液体连接口设计成6∶100标准内接头结构形式,以便与注射器接头或其他标准接头配合应用。
在实践中,配合液体连接口,有很多种应用连接方式,如:
液体连接口可直接连接钢针。
液体连接口可通过导管与钢针连接。
液体连接口连接钢针,气体连接口设计成6∶100标准内接头结构形式。
液体连接口通过三通管连接钢针,三通管的第三个管口上安装有芯轴,芯轴上设有液体内通道,旋转芯轴,可以选择芯轴上的内通道与哪一个连接口连通。
一次性使用套管配药器,也可以直接由两个插针构成,两个插针的液体连接口对接,或两个插针的液体连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或两个插针的液体连接口通过三通管对接,三通管的第三个管口上安装有芯轴,芯轴上设有液体内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套管配药器,结构简单合理,制作简便,使用操作灵活、方便,可在无污染条件下快速配药,降低了护士溶药、配药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9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