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体燃油加热器的供热液体和助燃空气预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9167.8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毛华永;陆辰;李国祥;巩厅房;潘世艳;朱贺;张岳;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31/02 | 分类号: | F02M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体 燃油 加热器 供热 助燃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燃油加热器用的供热液体和助燃空气的预热器,属于燃油加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体燃油加热器作为一种独立的供热装置,已被广泛的用于汽车、军用装甲车、船舶等各种运载机械在低温环境下取暖、化霜、发动机低温冷启动暖机等。液体燃油加热器是以液体为载热体,载热液体在液体燃油加热器内加热后进入汽车车箱内的散热器。液体燃油加热器前端设有载热液体进口,尾端设有载热液体出口,液体燃油加热器上还设有加热器助燃空气管。通常液体燃油加热器的排气温度为200℃~450℃,较高的排温说明燃油的热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若能将加热器排气中的余热充分利用,这不仅可节约燃油提高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液体燃油加热器燃油不能够更充分的燃烧、所排高温废气不能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排出废气的余热对液体燃油加热器的供热液体和助燃空气进行预热的用于液体燃油加热器的供热液体和助燃空气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
用于液体燃油加热器的供热液体和助燃空气预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废气进入口和废气排出口,壳体内设置有高温废气通道、供热液体加热腔和助燃空气加热腔,供热液体加热腔中设有低温液体进口和预热液体出口,助燃空气加热腔中设有低温助燃空气进入口和预热助燃空气排出口。
废气排出口处可连接有消音器。
壳体内的高温废气通道可以是直通道、螺旋通道或是折返通道等多种形式。壳体内的供热液体加热腔和助燃空气加热腔可以是直通式、螺旋式或是折返式等多种形式。
具体应用时,来自汽车发动机的低温液体通过连接管进入预热器的低温液体进口,预热器的预热液体出口通过供热液体回流管与液体燃油加热器的进液口相连接,液体燃油加热器上的助燃空气管与预热器上的预热助燃空气排出口连接,液体燃油加热器上的排气管与预热器上的废气进入口连接。互不接触的经过散热器热交换后降温的供热液体与加热器的高温废气在预热器内进行逆流换热。同时大气中的冷空气由预热器上的低温助燃空气进入口进入助燃空气加热腔,预热后的热空气由助燃空气管进入液体燃油加热器助燃。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体燃油加热器排出废气的余热对载热液体和助燃空气进行预热,被预热了的供热液体提高了进入液体燃油加热器时的初始基础温度,使液体加热器能很快将供热液体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值,既节约了燃油又加快了供热的速度,为发动机暖机缩短了时间。而助燃空气被预热后,不仅能提高燃气的基础温度,同时也会改善燃油蒸发和雾化的条件,使油气的混合质量提高,从而能使燃油更充分的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其结果是提高了燃气温度,加快了供热液体的换热,缩短了加热器达到设定温度值的时间。不仅节约了能源,还能降低排放,其经济性可提高5%以上。由于空气的吸振作用,本实用新型还有降低加热器排气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车用液体燃油加热器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高温废气通道,3、废气进入口,4、废气排出口,5、助燃空气加热腔,6、低温助燃空气进入口,7、预热助燃空气排出口,8、供热液体加热腔,9、低温液体进口,10、预热液体出口,11、供热液体回流管,12、液体燃油加热器,13、供热液体管,14、散热器,15、串联管,16、发动机,17、连接管,18、预热器,19、助燃空气管,2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互相隔开的高温废气通道2、供热液体加热腔8和助燃空气加热腔5。壳体1可以是任何几何形状。高温废气通道2是直通道,其两端分别为废气进入口3和废气排出口4。高温废气通道2也可以是螺旋通道或是折返通道等多种结构形式。供热液体加热腔8是螺旋式的通道,通道两端分别设有低温液体进口9和预热液体出口10。助燃空气加热腔5也是螺旋式的通道,通道两端分别设有低温助燃空气进入口6和预热助燃空气排出口7。供热液体加热腔8和助燃空气加热腔5可以是直通式通道或折返式通道等多种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9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及其脱水前衣物分布调整方法
- 下一篇:自动修毛卷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