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针灸治疗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9546.7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5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兆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兆勤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H39/06;A47C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针灸 治疗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针灸治疗椅。
(二)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理论认为,针和灸的姿势是比较规范的,优其是灸疗方面更是严格,要求卧点卧灸、坐点坐灸。目前没有规范的针灸治疗坐椅,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临床疗效。目前治疗坐具只有市场销售的一般坐椅板凳,治疗期间很容易炀伤皮肤,也很容易摔伤不能自理的较重病人。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的多功能针灸治疗椅,使得病人在治疗时无须搀扶、疗效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坐板和椅腿,所述的坐板的中部设有薰灸用的漏孔。
为了防止病人摔倒,本实用新型包括靠背,靠背上设有固定病人上身的固定带。
为了固定牢靠,所述的固定带包括胸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
为了便于腿固定,所述的坐板的两侧设有卡腿凹槽。
为了既可适于正坐又可适于反坐,所述的所述的卡腿凹槽有前后两对。
为适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所述的靠背上设有可抽拉升高并可向后折叠的头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对生活不便的患者无需手扶、无需翻动患者身体既可找到各治疗部位,省时省力、方便患者,提高治疗效果。2、该治疗椅属物理绿色疗法,配合针灸及薰蒸,不需用药,安全性高、无痛苦,无污染。3、安全可靠,在应用中未发现有毒副作用。4、价格低廉,且产品优势很强,性能可靠,便于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头靠,2、抽拉杆,3、胸部固定带,4、腰部固定带,5、靠背,6、坐板,7、卡腿凹槽,8、椅腿,9、漏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头靠1、靠背5、坐板6、椅腿8,坐板6的中部上设有多个薰灸用的漏孔9,坐板6的两侧各有两个呈半圆形的卡腿凹槽7,头靠1下边沿连接有两个抽拉杆2,两抽拉杆2插在靠背5中,使得头靠1可抽拉升高,头靠1可向后折叠。靠背5上设有胸部固定带3和腰部固定带4,胸部固定带3和腰部固定带4可采用粘扣连接的固定带。
使用时,先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头靠1的高度,病人可正坐在本治疗椅上,两腿卡在坐板6前部的两个卡腿凹槽7中,固定好胸部固定带3和腰部固定带4,使病人的上身固定在靠背5上,头部放在头靠1上;病人可反坐在本治疗椅上,两腿卡在坐板6后部的两个卡腿凹槽7中,其它与正坐相同。
正坐是治疗胸腹及两侧、四肢和头部位置,反坐是治疗头颈、胸、腰、骶及两侧、四肢部位穴位。坐板6的漏孔9处是治疗会阴及薰洗灸疗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兆勤,未经马兆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9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颌控制遮光镜的电焊罩
- 下一篇: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