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链头的帽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69225.5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于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于宝 |
主分类号: | A44B19/26 | 分类号: | A44B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拉链头的帽盖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用以组装在拉链头,且将弹片先行安装在帽盖内部的帽盖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拉链头结构是用以卡掣于一拉链的链齿(图略)上,包括一拉头、一拉片、一马钩、一弹片及一帽盖。该拉头顶部设有二固定座,该拉片以预设的套孔套设于该拉头的一固定座,该马钩活动地设置在该拉头内部,该弹片放置在该拉头上,且抵接于该马钩上缘,最后再将该帽盖盖置于该拉头上,使得该弹片固定在该帽盖内部,该拉片的端部并贯穿该帽盖两侧的凹口。
欲控制该拉链的链齿闭合或分开时,使用者须拉动拉片,使该拉片上的马钩向上推动该弹片,且令马钩预设的挡止部向上脱离该拉链的链齿,使该拉片得以拉动该拉链头结构于该拉链上滑动,从而使拉链的链齿产生闭合或分开。
但,习知的拉链头在组合时是先将弹片组装在该拉头后,再将帽盖盖置在该拉头上,组装手续较为繁琐,组装较为不便,且由于弹片本身强度较强,使用者在拉动该拉片时,往往需要使用较大的力量,才能使得弹片变形,在拉动拉链头时较不顺手。
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头的帽盖结构,是将帽盖与弹片先组合成一体,以方便组装拉链头,弹片上并开设有缺口,且帽盖内部形成凹部,以减低弹片的强度,且让弹片有较大的变形空间,而能较省力的拉动拉链头。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头的帽盖结构,包括:一帽盖,其底面内凹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内部凸设至少一凸块,该凸块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凹部,该二凹部底面低于该凸块顶面,该帽盖纵向两侧分别具有一侧壁,每一侧壁设有一与该容置槽相通的凹口,且于邻近该凹口处设有一限位部;以及一弹片,其设置于该容置槽内,且抵接于该二限位部,该弹片一端设有一与该凸块相对应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预先将弹片组设于帽盖内部形成一帽盖结构,在组装拉链头时,只要直接将该帽盖结构组装在拉头上即可,组装较方便,使用者只需对拉片施予一较小的力量即可带动拉链头,让使用者在拉动拉链头时可较为省力且手感较佳。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为图3的4-4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弹片变形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拉链头半成品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拉链头半成品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装设于拉链头半成品上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帽盖结构
10帽盖
11底面
12容置槽
13凸块
14凹部
15侧壁
151凹口
152限位部
20弹片
21缺口
22接触部
2拉链头半成品
30拉头
31第一固定座
311第一凹槽
32第二固定座
321第二凹槽
33凹陷空间
34马钩孔
35滑槽
40拉片
41套孔
42端部
50马钩
51头部
52尾部
53腹部
54挡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帽盖结构1包括:一帽盖10及一弹片20。
该帽盖10的底面11内凹形成一容置槽12,该容置槽12内部靠近两端处分别凸设有一凸块13,每一凸块13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凹部14(如图2所示),该二凹部14分别位在该凸块13与该容置槽12两侧内壁之间,且该二凹部14底面较低于该凸块13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于宝,未经林于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69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风分离式光诱导灭虫装置
- 下一篇:C形扣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