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点螺旋便携式采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69581.7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利;刘广源;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16 | 分类号: | A01D46/16;A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便携式 采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中的小型采棉机,特别设计一种三点螺旋便携式采棉机。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过吹吸式背负便携式采棉机,该吹吸式背负便携式采棉机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结合前部的采棉滚筒,和与采棉滚筒相连通的柱形通道进行棉花采集,工作时用滚筒两侧的凸起或拨打辊实现抓棉,以达到采集棉花的目的,这种吹吸式背负便携式采棉机具有如下缺点:
1、采棉所用的滚筒尺寸过大,但棉花朵小且棉纤维丝纤细,极易缠绕在机头上,造成采棉机工作效率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2、吸气量不足,难以形成强负压,影响棉花的最终收集;
3、目前的采棉机大都仿造国外产品,规格大型化,吞吐量虽然大,但会同时将棉花梗、棉花叶和棉花籽等一并吞入,该棉花的下一级整理带来诸多不便;
4、还存在着难以实现高效率的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采棉机滚筒尺寸过大造成的人工采棉的疲劳操作;克服已有技术中采棉机易发生缠绕,工作效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棉效率高,不会发生超绕并可实现采棉半自动化的三点螺旋便携式采棉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点螺旋便携式采棉机,包括:
采棉头10;
集棉箱20;和连通于所述采棉头10的输出端及所述集棉箱20的入口端的吸风输送软管30;所述集棉箱20内装有电池201,所述集棉箱20上端装有由第一直流电机202驱动以使所述述集棉箱内呈负压的负压离心风机20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棉头10包括:
一外壳;所述外壳上端的水平横向上隔板上装有一倒扣其上的空心顶盖,所述空心顶盖与所述水平横向上隔板环绕一空间K;所述外壳内下部安装一水平横向下隔板;
一安装于所述空心顶盖上一第二直流电机1;其传动轮轴穿过所述空心顶盖延伸至所述空间K;在所述空间K内的直流电机的传动轮轴上安装一主动齿轮2;
一安装于所述横向上隔板与空心顶盖间的介轮轴,所述介轮轴上安装一介轮21;
一对分别穿过水平横向上隔板固定在所述水平横向上隔板和水平横向下隔板之间的从动轮轴;在所述空间K内的一对从动轮轴中的第一从动轮轴上安装一第一从动齿轮51;在所述空间K内的一对从动轮轴中的第二从动轮轴上安装一第二从动齿轮52;
所述主动齿轮齿2同时与介轮21和第一从动轮齿51啮合;所述介轮21同时与主动齿轮2和第二从动齿轮52啮合;所述第二直流电机1驱动主动齿轮2通过与之啮合的介轮21带动第一从动轮齿51和第二从动轮齿52朝向相对转动;
安装于所述横向上隔板下方的第一从动轮轴上的的一第一采棉辊511;所述第一采棉辊511上间隔套装一对其间距可调的橡胶圈4;
安装于所述横向上隔板下方的第二从动轮轴上的一第二采棉辊512;所述第二采棉辊512上套装一带有凸耳的异型橡胶辊5,所述凸耳的中心连线与水平线呈17-20度夹角;
所述集棉箱20内的电池201为第一直流电机202和第二直流电机1的供电电源。
所述采棉头10的输出端上装有硬质空心把手8,所述的硬质空心把手8另一端与所述吸风输送软管30的入口相连通。
同时连通于第一直流电机202和第二直流电机1电连接盒6固定安装在硬质空心把手8上。
所述的橡胶圈和异型橡胶辊为天然橡胶或丁晴橡胶制成的橡胶辊。
所述的集棉箱20内的负压为525-575Pa。
所述的负压离心风机203的转速为2800--3300rpm,其气流量为740-784m3/h。
所述的集棉箱20双肩背包式集棉箱。
所述的集棉箱(20)为双肩背包式集棉箱或者为车载式集棉箱(将集棉箱安装在手推或手拉轮式小车上进行采棉作业,以进一步减轻采棉者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69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