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69826.6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宋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为明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建华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内镜 手术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鼻内镜手术的一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鼻内镜手术是借助鼻内镜和配套的手术器械进行鼻腔、鼻窦、鼻颅底和鼻眼区域手术的外科技术。鼻内镜手术时照明光线经鼻内镜可将鼻腔鼻窦各部位及其邻近结构较清楚地显示在视野中。再利用配套手术器械可准确地切除鼻腔鼻窦内病变、尤其是隐蔽部位的病变以及进行鼻咽、鼻颅底和鼻眼相关部位的手术,较以往在额镜下手术有明显的优点,但是因鼻腔鼻窦等部位血液供应丰富、术腔相对狭小,创面的出血易形成对术野的遮挡,从而造成对术野细部的观察不清而影响手术的进行;另外,术腔的血液不可避免的经常会沾污镜头,使其无法使用,而需要频繁的清洗镜头,使手术时间延长,并大大增加手术出血量。
本专利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过辅助鼻内镜手术进行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前鼻孔扩张封堵器以及后鼻孔引流封堵器,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所述的椭圆形前鼻孔扩张封堵器需要塞到患者的鼻孔中,由于人体器官本身的局限性,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其次,由于人体器官的大小限定了该前鼻孔扩张封堵器的大小,进而限制了手术进行时的操作空间,不仅给操作过程带来不同程度上的不便,还有可能影响该装置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与其它装置配合使用完成鼻内镜手术,手术中采用所述的鼻内镜手术辅助装置不但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在手术中连续的保证术野的清晰,而且操作方便,密封性能较好,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包括罩体、凸缘、操作孔道、单向活瓣以及固定带,所述罩体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罩体的下方对应鼻孔处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操作孔道,数个操作孔道紧凑排列且一端相互连通形成凸缘,凸缘的另一端与罩体相连接,所述的操作孔道内均设置有单向活瓣。
所述罩体的轮廓形状类似于三面锥体其大小适合于罩住人类的鼻子,罩体的下方边缘处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所述罩体的下方对应鼻孔处设置有软管样操作孔道,其数量可为一个以上;操作孔道的末端游离,基底端相连形成凸缘样与罩体合为一体。
所述操作孔道内的单向活瓣可以为气门芯样,所述气门芯样活瓣内部的前面呈漏斗状,气门芯样活瓣内部的后面设置有一个向后的条状缝隙,所述条状缝隙两侧壁表面相抵。
所述操作孔道内的单向活瓣可以为活门式,所述活门式活瓣内部的前面具有一个活门,活门的一方固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所述的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以及其他装置进行鼻内镜手术时,灌注液瓶中的清洗液体注入鼻腔鼻窦内,使得鼻腔鼻窦内充满清洗液体,如清洗液体的静压大于毛细血管压力,可使创面渗血及出血量减少,从而减少手术中创面渗血量,减少手术中出血量;鼻腔鼻窦内充满的清洗液体由前向后持续单向流动,创面渗血将立刻随流动的清洗液体流出术野,医生不需为冲洗术野而中断手术,从而避免了手术中需要反复吸引以及反复清洗血污镜头的操作,可保持清晰的术野;所述辅助装置的罩体罩在患者鼻子上面,罩体下方边缘处的环形密封圈紧贴患者面部密封性较好;所述辅助装置的操作平台大小不受鼻孔大小的限制,操作空间较大,不仅操作便利而且操作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从而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操作孔道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中气门芯样活瓣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中活门式活瓣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鼻内镜手术的辅助装置包括罩体1、凸缘2、操作孔道3、单向活瓣4以及固定带5,所述罩体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5,罩体1的下方对应鼻孔处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操作孔道3,数个操作孔道3紧凑排列且一端相互连通形成凸缘2,凸缘2的另一端与罩体1相连接,所述的操作孔道3内均设置有单向活瓣4。
所述罩体1的轮廓形状类似于三面锥体其大小适合于罩住人类的鼻子,罩体1的下方边缘处设置有环形密封圈6。
如图3所示,所述单向活瓣4可以为气门芯样,所述气门芯样活瓣内部的前面呈漏斗状7,气门芯样活瓣内部的后面设置有一个向后的条状缝隙8,所述条状缝隙两侧壁表面9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为明,未经宋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69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