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067.5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才荫候;谢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610062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测试 系统 全自动 校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校准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自动测试系统中,均采用网络分析仪作为测试工具,测试前必须进行校准,包括开路,短路,负载,直通等校准。校准的作用是使网络分析仪记录校准平面以内的全部环境状态(包括接入“标准负载电阻”的实际值)来构成修正条件。对反射校准来说,修正结果即是将校准时接入的负载电阻的阻值当作标准阻抗。修正后的系统包括了校准平面以内所有器件,如引线、开关、变量器等,其精度达到了最高。上述校准平面即是测试设备的测试端口。线缆测量仪表的理论要求就是“在哪里测试,必须在哪里校准”,校准位即是测试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精度。但这种方法不能实现全自动校准,校准任务需人工参与。而人工参与测试设备的校准,因接入点不一致,必定会影响校准的精度,使校准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有效克服电缆测试系统中现有校准技术不能实现全自动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包括封装在电缆测试系统面板内的校准位、系统控制电路、可控开关元件和校准件,所述可控开关元件分别与校准位、系统控制电路以及校准件相连,所述校准位与位于面板外部的测试位电气连接,所述测试位和校准位电性能一致。
本实用新型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根据“对称等效原理”,将测试位与校准位分开,用校准位对称等效代替测试位,实现了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测试位上被测电缆接入位置的限位装置,因此保证了被测电缆每次接入位置的一致性,提高了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的测试精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 2-测试位; 3-校准位;
4-可控开关元件; 5-系统控制电路; 6-校准件;
7-第一可控开关; 8-第二可控开关; 9-短路校准件;
10-负载校准件; 11-信号线; 12-第一电磁铁;
13-第二电磁铁; 14-滑杆; 15-中心点;
16-第一继电器; 17-第二继电器; 18-印刷电路板;
19-缝隙接线器; 20-被测电缆; 21-第一接线位;
22-第二接线位; 23-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校准位3、可控开关元件4、系统控制电路5、校准件6均封装在面板1中,测试位2位于面板1的外部,测试位2和校准位3电气连接,测试位2和校准位3位于面板两侧对称的位置上,可控开关元件4受控于系统控制电路5。此处,“对称”是指电性能的一致性,包括阻抗、时延以及稳定性等的一致性。测试位2和校准位3机械结构的对称最终要由电性能一致性来确认,电性能的一致才是满足“对称等效原理”的根本。该电缆测试系统全自动校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系统控制电路5向可控开关元件4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可控开关元件4的闭合和断开,当可控开关元件闭合时,与之相连的校准件6与校准位3连接,系统开始进行相应的校准动作。
本实施例中,用可控开关元件来代替人工接入校准件,实现了校准过程的全自动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机用加热内胆
- 下一篇:水冷式电动汽车驱动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