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槽车挥发性液体的气体回收盖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0097.6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左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8 | 分类号: | B65D90/28;B65D9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槽车 挥发性 液体 气体 回收 | ||
技术领域
一种装载槽车挥发性液体的气体回收盖主要用于石油化工领域。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减排、环保节能越来越重要,一种装载槽车挥发性液体的气体回收盖是炼油、化工、和中小储运站装卸石油产品、化工原料罐装设备的配套设施,气体回收盖是用于充装挥发性介质时,封闭槽车口回收其气体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石油产品、化工原料储运站点使用气体回收盖的形式多样,但总体从原理上分为:平衡型、重力型、捆绑型、气囊型、抽气型。对以上各型进行分析:平衡型: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但是只适用于大型尺寸相近的槽车口,不能胜任各种车型和不同的槽车口。重力型:要封住气体压力较高的车口需要加大盖的重量,安全隐患大。捆绑型: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气囊型:设计轻巧,密封较好,但是,不能胜任各种类型不同的槽车口,而且使用寿命低。抽气型:该型它加速了所装介质的挥发和产品损失,不溶于水的介质气体避免使用。气体回收盖如果不能有效的密闭罐装槽车口,就不能将气体送入回收装置进行回收。
发明内容
一种装载槽车挥发性液体的气体回收盖,为了克服现有气体回收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力型气体回收盖,该气体回收盖不仅能解决各种车型车口的差异,而且过压保护也是解决现有气体回收盖缺陷的重要部分。
技术方案
一种装载槽车挥发性液体的气体回收盖,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气体回收盖是由助力器、预紧弹簧、车口过渡器、密封垫组、截止阀组成。
助力器是由柔性薄壁密封材料,沿周向封闭两端形成的容器室,柔性薄壁密封材料用导电橡胶复合材料、导电塑料以及金属制成,柔性薄壁密封材料的轴向剖面形状可为V形、U形、C形,可为单组或多组(附图2、3和摘要附图均为V形单组),首选方案为多组。容器室的径向截面可为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可沿轴向伸缩与车口过渡器相连接,气体回收盖组合体内部设有预紧弹簧,可以是单簧或多簧(一般小于DN400的罐装口采用单簧,大于DN400的罐装口采用多簧),车口过渡器另一端与密封盖法兰连接。该气体回收盖组合体套装在装车小鹤管的垂管上,装车时使气体回收盖密封垫接触槽车口,并将助力器压缩至规定距离,密封垫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使密封垫与槽车口保持紧密接触。介质气体便经截止阀进入车口过渡器进入助力器,介质气体压力在助力器内进行放大加强对密封面的压力,使密封垫随着气体压力增高而密封效果增强,当介质气体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截止阀自动关闭,对设备进行保护。在非工作状态下截止阀是对系统气体起阻止外泄的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装介质本身产生的气体压力进行放大后对密封垫密封效果进行增强、截止阀自动对设备进行安全保护,本实用新型供不同直径罐车口使用不同密封垫组件,车口过渡器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槽车口进行装车封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位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多种直径罐车口进行封装时的方案图。
图1中所示,小鹤管(1)与气体回收盖(2)相连,气体回收盖(2)压于槽车(3)口上部。
图2中所示,气体回收盖装于小鹤管垂管(1)上,助力器(2)连接于车口过渡器(3),预紧弹簧(4)连接小鹤管垂管(1)和车口过渡器(3),车口过渡器(3)与密封垫(5)连接,截止阀(6)与小鹤管垂管(1)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槽车(3)内的介质气体进入气体回收盖(2),在助力器的作用下保证介质气体被送入回收装置。
图2所示在实施中,气体回收盖装于小鹤管垂管(1)上,助力器(2)连接于车口过渡器(3),预紧弹簧(4)连接小鹤管垂管(1)和车口过渡器(3),车口过渡器(3)与密封垫(5)连接,截止阀(6)在超压或停用所处的工作位置。
图3中的4所示是对多种直径罐车口进行封装的方案,是以现场罐车口直径的不同,现场选配不同罐车口垫进行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