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滴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0444.5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2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岳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A01G2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喻尚威 |
地址: | 51805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滴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或毛管上的滴头,用低水压向土壤连续缓慢地滴水,这是直接向土壤供应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方法。滴灌器中的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土壤,使作物的主要根部区域的土壤保持最优含水状况。
现有的滴灌装置一般都直接接在自来水管上或设有储水罐,并通过阀门、孔板等控制水的流速,使得灌溉水形成水滴滴下。这种装置一般结构比较复杂,部件多、管道长,不适用于家庭或微小型的盆栽花卉的浇水需要,且滴水速度受水源压力的影响,不能实现均匀连续滴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滴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自动滴灌装置,包括储水缸和设置在储水缸下部的滴管。
这种自动滴灌装置的特点在于:还包括从储水缸的开口插入缸内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径至少与储水缸的部分缸颈的内径相适应。
所述活塞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条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径至少与储水缸的部分缸颈的内径相适应。
所述凸环至少为三条,其在活塞下部的分布间距小于在活塞上部的分布间距。
所述凸环上开有轴向平衡槽。
所述滴管上设有卡弯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以实现对果树、经济作物、温室作物、家庭盆栽花卉等的自动均匀滴灌,无需人工控制,可替代传统的定时浇水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滴灌装置,包括活塞1、储水缸2、滴管3和支架4。
储水缸2具有圆柱形的缸颈201。
活塞1为圆柱体,其圆周外表面上设有凸环101,凸环101高出圆周表面约1mm,其直径与缸颈201的内径配合。凸环101在活塞1上非均匀分布,在活塞的下部比在活塞的上部分布密集。凸环101上开有轴向平衡槽(102)。
滴管3从储水缸下部引出,滴管3具有卡弯道301,卡弯道301改变滴管3中水流的流向,并将压向滴管3出口的水流细化,使得在滴管3出口产生水滴。滴管的长度依照制造储水缸2和活塞1的材料、活塞1的重量以及储水缸2的高度进行计算确定。
支架4装在储水缸2底部,起支撑作用。
以上滴灌装置使用时,首先拔出活塞1,将储水缸2中的水灌满,合上活塞1。用支架4将滴灌装置安插在待灌溉的植物旁边,将滴管3的出口对准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稍微向下压活塞1,滴管3在压力作用下开始滴水,由于滴管3是毛细管,水流会沿着滴管3不断流传。滴水间隔时间可以通过压活塞1的力量大小来控制调节。
水滴的速度与储水缸2的水位高度、活塞1的压力、活塞1与缸颈201间的摩擦有关。当储水缸2中的水位较高时,对滴管3进口处的压力较大,水流较快,水位较低时,则相反。但由于在活塞1上设有凸环101,凸环101与缸颈缸壁接触,对储水缸2中水位的下降可以起到阻碍作用:当水位较高时,浸没的凸环101多,阻碍作用大;当水位较低时,浸没的凸环101减少,阻碍作用较小,从而可以部分抵消由于水位高低对滴管3进口处压力的影响,使得滴水的速度保持匀速。为防止凸环101与缸颈201过于密封,导致在储水缸2内形成真空而阻止水滴流出,在凸环101上开有平衡槽102,使得外界空气能顺利进入储水缸2内。
活塞1可用各种材料制成,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则需制成中空,使得活塞能浸入水中但不沉入水底。针对家庭使用的,一般活塞1的直径为30mm~50mm之间。活塞1的重量根据所用材料与缸颈201的摩擦力大小来计算选择。活塞1的轴向长度为缸颈201的高度的2倍~3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0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