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综合显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1317.7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3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多功能 综合 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多功能综合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里通常有很多的电子控制单元,其中一些电控单元包含有显示模块,比如自动空调控制器和CD播放器均包含有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各顶操作。现有的设计中显示模块通常与其本身的控制器集成在一个模块内。其缺点在于1、每个控制器的显示模块均需要单独开发,开发周期较长。2、每个控制器均需要显示屏和显示驱动电路,增加了控制器的成本。3、显示内容单一。
在某些车型上也有自动空调控制器和CD播放器共用同一个液晶屏的设计,但是仅仅限于下面两种情况。1、自动空调控制器和CD播放器的控制器部分和按键部分也集中在同一模块,2、两模块相隔距离很近(<0.5m),控制信号在线束中传输。这种显示模块的缺点在于线束较多,难以满足现代汽车复杂运行工况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传输控制信号的线束较少的多功能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多功能综合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屏、背光板和控制板,所述背光板位于液晶显示屏和控制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包括控制芯片、液晶驱动模块、时钟模块和CAN模块,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液晶驱动模块、所述时钟模块和CAN模块相连。
上述的汽车多功能综合显示模块,其中:所述CAN模块联接车身CAN网络总线。
上述的汽车多功能综合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时钟显示区域、CD状态显示区域和空调状态显示区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显示模块,引入了CAN总线通信,大大减少了直通信号线;综合多个模块的显示功能,使显示更为集中,方便驾驶员阅读信息;控制器不需要再进行液晶屏的开发和显示驱动电路的设计,节约成本,节省开发周期;当设计更改时,仅需要按照要求重新订制液晶显示屏,并且根据新的CAN协议更改部分软件即可,无论控制器还是该显示模块的硬件均无需改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显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显示模块控制板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显示模块显示屏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多功能综合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屏1、背光板2和控制板8,所述背光板2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1和所述控制板8之间,上层液晶显示屏集成了CD播放器,自动空调控制器和时钟的显示字段,显示屏下部分显示空调控制器内容,左上部分显示时钟,右上部分显示CD播放器的内容。该液晶屏为负显方式,1/4占空比,1/3偏压;每个液晶屏引脚可对应4个不同的字段;中间层的液晶屏背光板由控制板供给电源点亮,背光板的亮度使得液晶屏的显示内容清晰可见。所述控制板上包括控制芯片3、液晶驱动模块4、时钟模块5和CAN模块6,所述控制芯片3分别与所述液晶驱动模块4、所述时钟模块5和CAN模块6相连。所述控制芯片3采用带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单片机系统;所述液晶驱动模块4包含专门用于液晶显示屏驱动的芯片,该芯片可用于多种液晶屏的占空比和偏压选择方式,最多可控制204个显示字段;所述液晶显示屏为段码式液晶显示屏,将待显示内容设计成多个字段,字段对应于液晶屏的各个引脚,通过液晶显示驱动芯片输出点压给液晶屏引脚可将需要显示的字段点亮;所述CAN模块6与车身CAN网络总线7相连,接受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的信息;所述时钟模块5不仅用于做时间计数,同时也作为定时器,定时发送请求报文给CD控制器和空调控制器,当控制芯片3接收到该请求报文则发送显示内容,平时没有接收到请求报文,当操作员改变了操作后,控制器发送改变后的显示内容,显示的内容按照规定的CAN协议由相关控制器发送给显示模块,显示内容在主控制芯片里解码并且转化为显示字段,控制芯片再把显示字段写入液晶显示驱动芯片,如此则完成了整个显示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